原本我想写的是“最像金庸笔下侠客的历史人物”,但细看辛弃疾的生平,发现他的一生,跟《射雕英雄传》中人物的奋斗轨迹,竟然是完全重合——后翻阅史料,发现更多奥妙。如果你想知道,为何直接以《射雕英雄传》为题?他们有哪些交集和纠葛?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先来看看辛弃疾的人间岁月史,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终年67岁。此公武艺高强,词艺绝伦,算得上文韬武略,一生却历经坎坷不得志,究竟是何原因?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济南已被金国占领,他的祖父——辛赞(辛弃疾的爹死得早,啥也没干,只是生了这个英雄而已),是山东某个州的“一把手”,如果拿抗战时期来比,他是生在敌后,祖父表面上是汉奸,也就是说,这小子生在汉奸家庭。
然而,辛家可不是汉奸,辛赞为官多年,泽被汉人百姓,辛家流淌着的是革命的血。
二十一岁时,辛弃疾参加抗金义军,后任南宋政府的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湖南安抚使、浙西提刑等职,安抚使相当于现在大城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提刑相当于地方检察院院长。从政时,他基本是在宋孝帝(宋高宗赵构之子)的朝廷做官,总想着要北伐,然而起起伏伏不得意。因此,他年轻时是没时间写词的,我们所看到的词,包括那些豪放词,大多是中老年时期所写。
青年时代,他意气风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晚年时,失意太多,便是感叹“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去”。
0.0时代,那些璀灿的人物
辛弃疾两岁的时候,也就是1142年,南宋抗金的旗帜——伟大的岳爷爷倒了。
岳爷爷的师父是谁呢?——周侗。周侗(1040-1119年),活了79岁,陕西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因为其主张抗辽抗金,在政治上不得志,专心武学,不知师从何人,学会了非常厉害的武功,当时,只有一个人比他更厉害。是谁呢?金台。金台先生是北宋武学奇才,是传说中中国武学第一人,号称武功古今天下第一,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之说。我们后面再讲到他,当你知道金台的真实身份的时候,肯定会大吃一惊!
正史中,周侗有三个很出名的弟子:《水浒》中的卢俊义、林冲,关门弟子岳飞,看看这几个徒弟,就知道师傅该有多厉害了。然而,周侗还有一个徒弟,你一定想不到,是谁呢?他就是“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他其实是跟周侗的幻影学的艺,就像段誉跌落在无量洞时找到“凌波微步”秘籍,神仙姐姐的幻影造就了基本步法。
在这里,还有必要提一下《射雕》中的一个关键人物——老顽童周伯通,他又是什么出身呢?有意思得很,他是周侗的亲孙子,而且是单传。所以,从头到尾,周侗都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
周伯通生于1150年,他的师兄王重阳,生于1140年(跟辛弃疾同年),比周伯通大十岁,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应当醒目了,既然周伯通出来了,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仇千仞,岂不是全部要出场了,是的,我们马上就要讲到————
1168年的时候,王重阳在山东布道,创办全真教,旗下有七个著名的弟子——号称“全真七子”。请注意,全真七子鼎盛时期,这七个人,跟谁在干革命呢?他们的领导正是——辛弃疾(30多岁,抗金首领)。顺便提一下,后来在辛弃疾治理湖南的时候,军队里还有两个后来比较出名的小兵,一个叫杨铁心,一个叫郭啸天。
看到这里明白一些没?这篇文章不是讲郭靖黄蓉,也不是讲周侗,而是要讲辛弃疾,以及跟他纠缠不清的“天下五绝”、全真七子、江南七怪,还有写下传世秘笈《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1044年-1130年)——的后人。
我再说一个人的生平,一定还会吓你一跳。萧峰,生于1045年,卒于1078年。萧峰死的时候,33岁,而周侗38岁,正当壮年。当时的江湖,萧峰成名比周侗早,但是周侗有萧峰都不会的武功——易筋锻骨拳,习此拳法,可于冷兵器决斗中保持金刚不坏之身。这种功夫什么时候最有用呢?打仗!这导致周侗后来开始走体制内路线,参军做官,跟体制外的萧峰虚竹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辛弃疾是一个很聪明好学的人,他在14岁的时候,就通过了乡试,赴京城高考。但这个京城是金国的京城,以至于他从一开始,是被汉人鄙视的,后人赞他有“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那是历经曲折,从起义时的参谋,到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是通过漫长的时间兑变而来的。
0.1时代,读书学剑喝酒
公元1155年,辛弃疾的爷爷辛赞任开封知府——这里是当时金国的“南都”(金主完颜亮所赐名),这是汉奸官职。作为公子哥,辛弃疾这时候的主要生活是:读书、学剑、喝酒——“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这是他晚年所作的(《偶题》)中的句子,他真的是“读书学剑两无成”吗?显然不是。他的词作豪迈悲壮冠绝天下,剑术当时也学得极佳,为后面更多武功的扩展开辟了道路——当时他学的是什么剑法呢?一套很奇怪的剑法——玉漏催银剑!拜在谁门下呢?师父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金台先生!一百多岁!辛弃疾当时还有一个师妹,是谁呢?师妹名叫林朝英,她后来自立门户,创建了“古墓派”。
我们来看看金台是谁,其实金台的原名不叫金台,在几十年前,他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鸠摩智,做过吐蕃国的国师。就像明朝大官郑和,他以前可不叫郑和,叫马三宝,郑和是皇帝朱棣赐的名,而金台,是鸠摩智为了过新鲜日子,给自己取的名。
师兄妹中,只有辛弃疾去朝廷做了官,为什么只有他做了官呢?我想跟他祖父很有关系,谁让他是“官二代”呢!只不过,辛赞做了金国的官(“虏官”,间谍),辛弃疾做的是南宋的官(更像反恐特警)。如果他不是出身官宦家庭,那么也许,他也会创立门派,去尝试称霸武林。
1. 起义抗金
另外,我想同时也应该受这一件事的影响——辛弃疾17岁的时候,由长辈作主——结婚了,娶了一个姓赵的姑娘。而赵姑娘是南宋人,她是皇族,赵匡胤那一支的后代。从此后,赵姑娘竭力劝说辛弃疾为南宋打工,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祖父死后,辛弃疾21岁那一年,他终于揭竿起义了。这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南侵。据说攻击南宋是因为一首词——柳永的《望海潮》,读完词让完颜亮特别心动,他很想去看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柳永将南宋都城吹嘘得太好,终于招来了横祸(文人误国啊)。
完颜亮将大军一带走,金国统治区有人趁机起义了,辛弃疾参加的是济南府耿京的义军部队,耿京器重他,让他在身边做高级秘书,掌管义军大印、机密文件等。义军随即在北方闹腾,攻取了东平、兖州,后来陆续发展到三十万人。
当时,白驼山的欧阳锋,还是金军的探子,他夜袭耿京的大营,盗取了帅印。辛弃疾闻之甚怒,追出去五百里,打败当时还没有学会“蛤蟆功”的欧阳锋,夺回了帅印。
此后辛弃疾名声大噪。1162年,22岁的辛弃疾被宋高宗安排在杭州拜官,但这时候他还是小官(右承务郎),耿京是天平军节度使。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终于让辛弃疾开始独当一面。义军中有一个叫张安国的将领,要倒戈投向金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杀掉了耿京,带着五万部队,提着耿帅的人头向北跑。辛弃疾发现后,带上自己的突击队(五十人)迅速追击,(当时这个突击队有两个副官,一个叫洪迈,若干后,当了丐帮邦主,人称“洪七公”,另一个叫王世隆,后来创立全真教,改名叫王重阳,需要申明的一点是,王世隆是辛弃疾的师妹林朝英介绍进来的,因为当时林朝英和王世隆正在谈恋爱。)
当辛弃疾率领突击队追至金国边界淮水的时候,他使出了轻功、天罗地网掌、玉漏催银剑等各种功夫,从五万军队的中军绑走了张安国,率领突击队返回杭州,将张安国交给了皇帝。
如此盖世武功,完全可媲美当年少林大比武的乔峰。高宗欣慰之极,说你丫有“万字平戎策”,又能“旌旗拥万夫”,还能“突骑渡江初”,我封你做——“江阴签判”吧,帮我在长江边抵挡金军。这个官职相当于江阴的市委秘书长,是市委常委之一了。
然后,宋孝宗即位(1163年),这哥们比他父亲宋高宗要激进得多,只想收复北边的土地,他一上位,马上命令张浚率领辛弃疾等人一起攻打金国,本来一路顺利,只一个月,攻下了整个安徽省。这时候,朝中的议和派(秦桧第二)汤思退出来说话了,你听听这名字,“思退”!,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老汤要求撤兵议和,说反正也打不下整个金国,不如要点好处。打仗要花很多银子嘀,连朝中的大臣都要缩衣节食支援军队,这让大部分已经习惯安乐的当权者不满,他 只想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想着“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只想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只想着美酒和佳人。最终,主和派占了上风,朝廷又退兵了。
辛弃疾当时很不爽,那首《满江红》能表达他的心情: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休感叹,年华促。
人易老,叹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2. 组建群侠敢死队
1170年,一直壮志未酬的辛弃疾上书《九议》,说动了宋孝宗,又开始准备北伐。就在1171年准备充分要开始进攻金国的时候,辛弃疾被赵雄陷害,被宋孝宗又派到淮南中部的滁州当市长(知州)。
这个时候,辛弃疾意识到,必须还是得有自己的军队,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而且不能听朝廷瞎指挥。他开始招兵买马,负责这个任务的主要是洪迈(洪七公)。
一开始队伍三百人,后来陆续招到三千人,其中有一支非常厉害的敢死队,一共七个人,六男一女,女的叫冯蘅,七人都来自江南,江湖上人称“江南七怪”。这七个人的领头人叫柯镇恶,这时候他眼睛还没瞎,武功极高,所有刺杀任务和侦探任务以及反间谍情报工作辛弃疾统统都交给了“江南七怪”。
“江南七怪”相当于辛弃疾的特警队,经常出去执行任务,只有一次失手——导致柯镇恶眼睛受伤失明——是被蒙古人所伤。不过,他们也搜集来了极有价值的情报。
年轻的辛弃疾根据情报判断,将来金国会被蒙古人所灭,南宋的真正敌人,是蒙古,而非金国。这一异常重要的情报,当时朝中的人认为是天方夜谭,连皇帝都觉得可笑,于是又将辛弃疾派去江西平乱,那是1175年,江西的茶寇造反,辛弃疾身为江西提刑官,率领辛家军朝乱军进行连续打击,很快将茶寇铲除。茶寇的首领,仇千仞,逃往了大理国。
打败了茶寇,他仍然不开心,写下了“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满江红》)然后的几年,他基本就是写词、练兵。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菩萨蛮》是他心情的真实写照。
3. 官场风云
1179年,39岁的辛弃疾,到湖南当安抚使,他抓民生、抓教育、弹劾贪官,将湖南管理得井井有条。最关键的是,他没有放弃自己建军的梦想,在湖南,利用剽悍的民风,他建立了“飞虎军”,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以骑兵为主,伴以精良的步军,操练《武穆遗书》,只有一千人的骑兵,按实力可以打败上万人的蒙古骑兵(对,他就是根据要跟蒙古兵打仗来练兵的。)根据可靠情报,这时候,铁木真已经17岁,已经开始在征战蒙古各部落的战斗中表现出强悍的战斗力。“江南七怪”、洪迈,都说,蒙古的汗才是将来最可怕的敌人。这时候,王世隆已经改名王重阳,去山东混道教了。“江南七怪”奔赴大漠去暗杀当时的王汗,然而无功而返。
他们决定去请一个怪异的武林高手去暗杀王汗——“泰山奇侠”黄药师(他是黄裳的养子的养子,所以都姓黄,武功也基本是黄裳的养子所教),黄药师会“碧海潮生曲”——这是致命武器,尤其是在蒙古包中近不了大汗之身的时候,光凭声音就能致人于死地。
但是,事情最后办砸了,砸在匪夷所思的男女之情上。事情是这样的,去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江南七怪”中那个叫冯蘅的姑娘,爱上了年轻的黄药师,冯蘅不愿情郎遇到危险,跟黄药师私奔了,跑到了东海一个叫桃花岛的地方,气得柯镇恶当时武功就下降了五成,给黄药师从此取名叫“黄老邪”,为了补充七怪的火力,从江湖中又招募了一名女性——韩小莹,人称“越女剑”。从此,“江南七怪”与黄老邪势如水火。
王汗在铁木真的保护下却安然无恙。
辛弃疾觉得世事如棋,他开始逐渐看淡人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已经没有兴趣带兵攻打金国了,他也不练剑了,他开始拼命作词了。
1181年,辛弃疾出任浙西提刑。朝廷的奸臣对他进行弹劾,说他贪污公款,说他建立私军,有不轨之心。皇帝信了,将他贬到江西上饶带湖边住别墅当农民,直到1191年复出。
这时候皇帝变成了宋光宗——一个不想打仗的皇帝。派辛弃疾到福建做提刑、安抚使,直到1195年。后来一直是隐退的状态,我不太想说了,关于他在1181-1191年之间写的词,是最多的,要看他的词随便一找一大把。我想说的是,史书上记载他在消沉的岁月,是真的在消沉吗?
显然不可能!对于一个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虎将,怎么可能一直消沉呢?哪怕皇帝不召唤,他心中的烈火怎么会灭呢?那些年,他到底在干些什么呢?
1189年至1204年,铁木真用15年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后来号称“成吉思汗”。据史料考证,这15年,铁木真也遭到不下于50次暗杀,其中有40多次来自南宋的剑客,都指向了同一个幕后指使人——辛弃疾。他老早就有可靠情报,后半生倾尽全力暗杀王汗和铁木真,他自己也去过两次,每次都受重伤,40多次没有一次得逞,这是为什么呢?
大理皇帝段智兴(后来叫“一灯大师”)有一次来南宋访问的时候,告诉他的答案是——金和宋,气数将尽。
至此他才明白,为什么他托王重阳派出“全真七子”去执行暗杀任务,丘处机竟然跟铁木真做了好朋友,直到1200年,一个傻小子——郭靖在大漠出生,仿佛一切都应了那句话——都是天命。
辛弃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以他的才能和武功,本来要做建功立业的大将,或者是叱咤江湖的剑客、武林盟主。他偏爱文学,也很智慧——判断出铁木真将来会搅得世界天翻地覆,他有超级战友——王重阳洪迈都为他卖命——但是,可惜,一切抵不过命运的安排,最后并没有成为一代枭雄。除了宋朝的气数,文人的两面性其实也耽误了他,最后,也只有留下传世的诗词。
那些跟他混的高手,后来大多成为了大神,继续在腥风血雨的江湖中实现平生抱负,经历跌宕的爱恨情仇。
以上一切都是综合群侠的生平和史料“研究”出来的,你别认真,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