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鲁国邹邑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风气;礼崩乐坏之极,克己复礼的提出、《易》《书》《礼》《乐》《春秋》六经(或曰六艺)的确立,儒家步入历史舞台。孔圣用这些经典来教授弟子,据说他弟子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余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通过把论语和其他文献(如《荀子》等)结合起来。不难发现,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整套规范。如《论语·八倄》:“孔子谓季氏:八倄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要求个体社会成员具有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合理性,有要求社会群体也具有某种合理性。比方说:天子那里撤除祭品的时候可以唱《雍》诗“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可是诸侯等不能这样做,这就是“礼”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还认为“君子行义”,君子的行为须以合理性为最高依据。因此,君子必须先对事物有一个合理性的认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合理性即明辨是非的能力,或者说,合理——义,不合理——不义。而孔子对义的态度呢,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想投身政治来改变天下无道的事实,他失败了,只留下了“一句”理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我看来这仍然是义,即是合理性的一种表示,君子对于社会上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法式,一切都是以是否合理为准则,合“礼”即合理“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公二年》)
而最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制度(或者说理念)对中国的影响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