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开始读冯唐的东西是因为被题目吸引,那本《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不二》《万物生长》《三十六大》等等,后来冯唐火了,我也就没有再看,直到《飞鸟集》出世。
我并不是来讨论冯唐的,我根本不了解他,就我读的书来看,这是个看明白了事儿的文化流氓,跨界跨的十分牛逼,现在都把隐在暗处的翻译圈这滩暗流泼到台面上了。作为这滩漩涡里的一个泥浆,我对他表示感谢。我也预感到知网上铺天盖地就要来的“学术论文”。
让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是《飞鸟集》的下架。这终于又让我拥有了一册绝版初版禁书,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再一次感谢。
我想冯唐是淡定的,我不觉得他有任何损失,反而收获颇丰,我相信我想到的东西活得明白的他也一定想到了,我欣赏这种能释放群嘲技能的人。
下边说的跟冯唐就没有关系了。
看了网上很多评价,毕竟这么多人关注,我不想看见都不行,批评焦点无外乎就是“裤裆”“很骚”,看过冯唐的书的人,肯定和我一样,心里笑一声,默念一句“哈,冯唐”。翻译首先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这不是数学公式,给你个式子,所有人的产出都一致。这种翻译带上了冯唐的风格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个读者接受度的问题。笔者把郑振铎和冯唐的版本一字一字比对,有些地方,冯的处理,的确要比郑更加简洁,更加流畅,也更适合现代人的语言风格。当然,我认为冯的很多翻译也是有理解错误的,此处不细表。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学者,我的任务是避免对任何译本做价值评价。我想问的是,有争议那几首,在书的开头,的确很容易引起争议,但是所有谩骂的有多少是看完全书的,说郑振铎好的,有多少做过译本比对的,说冯唐好的,有多少原文译文比对了的。译者的主观,加读者的主观,再加上读者观点的片面,整个舆论展现出的是一种庸俗可怕的现状,没有思考。
再一个又说到翻译上来,只要会外语的差不多都多少翻译过东西,这又出现一个水平的问题,本人最厌恶的境界就是半瓶都不满就敢来评判,请你去读原文,如果你翻的好,请你来翻译,不管译者如何处理原文,是他的选择,你可以分析,请你不要评判。译者在中国,目前还处于一种极其低下的地位,译者素质译文质量鱼龙混杂,行业的整体水平呈下出一种普遍低下的状态,很多优秀译员都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而好的年轻译者也更得不到认真对待。曾经跟身边的译员讨论过,毕竟大家都是要考虑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的,客户开价的高低,直接就决定了译者对你译文的态度。很多译者现在千字100都拿不到,而我认为千字200才应该是最低标准,国外一个字折合至少一块,而很多低水平的译者姑且当做迫于生活的压力吧,又会接受低报价,这完全就是恶性循环。千字100都不值得译者为客户开电脑。这也是译者对自己的不尊重。客户又会经常做出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一天翻译1万字,或者给出你要翻译的风格的标准,或者以自己的水平来评判译文质量,完全有失公允,一方面不承认译者的地位,使得译者社会地位低下,同时又要求译者全能,给予你想要的全部效果,整个圈里呈现出一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病态。译文倾向源语,就谴责译者不够照顾译入语读者,倾向译入语,又谴责译者不够忠实。对此,我只有一句话,你行你上,不行闭嘴。
最后,作为一个译者,外边一个不合格的学者,我衷心的问问我的同行们,我们能不能都长点志气?
补充一句,如果你身边有做翻译的,请你千万不要让ta友情帮你翻东西,很累脑子,很费事,不轻松,白头发长得快,也别跟ta砍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