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心居士
中医二部,一从法入,一从理入。法入者,若《伤寒》。理入者若《内经》。
法,即药法。欲彰药法,应知四脉。
人身前后左右,可名四脉。
左半身为阴,名为左脉。右半身为阳,名为右脉。身前名为前脉,身后名为后脉。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而实际人之真火大阳亦发自身后。故负阴而抱阳一事虽为极理,亦不应执之一面。
人之大阴大阳,虽各贯通身,阳中有阴气,阴中有阳气,然其本阴所系,使左身主阴;本阳所系,使右身主阳。
人之左肾为本阴,右肾为本阳。凡习医者,若不知本阴本阳,学则一无是处。
本阴所系三阴。本阳所系三阳。但自古三阴三阳六经之辨,繁复艰深。即令神医现身说法,亦不能时时明辨六经强弱之状。
故六经之事,于今时代习医实际来说,稍知即可。求明辨六经六气,于今人而言,全无实义。
今之初阶医学药学,若明四脉,已是了不起之成就。若明四脉,其实用意义,比妄求六经,要有用得多。
四脉之学,于今之药学实用而言,意义甚大。
我常见中医不知四脉,而误用药之事。譬如白芍,其药气入左右脉。
白芍本来主入左脉,倘患者左右脉虚,无论是左脉虚还是右脉虚,二脉任何一脉虚极,白芍之寒,俱有致命之弊。
黄柏本来主入右脉。倘患者左右脉虚,无论是左脉虚还是右脉虚,二脉任何一脉虚极,黄柏之寒,亦有致命之弊。
而同为大寒之黄芩石膏,若患者前脉实,无论是左脉虚右脉虚,误服黄芩,或误服石膏、栀子等,均不构成危害,亦不会有明显不适。
又如:梨虽大凉而不妨左右脉。前后脉实而左右脉虚者,食梨断不至有显著危害。
而太阴脾气寒者、太阴脾元虚者,或太阴肺气寒者,太阴肺元虚者,食梨则有大患。若太阴急伤寒者,食梨则肺闭不宣。
此处云虚证者,因何分为脾气寒、脾元虚、肺气寒、肺元虚? 因人之五脏四脉,各秉元气,其元气与寒热有别、与药气有别。
元气非特指先天之气,亦指后天本气。此事可稍记。
四脉之学心法口诀:
左脉肝 右脉心 前脉肺 后脉脾
自古医家不明四脉,著药典药论胡乱发挥者比比皆是。今人以古来各家药论为习,所得多糟粕。
今人若能精研百药各入四脉何脉,于医学正治有莫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