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处理事情公正合理。
大到公司上级对下级,小到和家里人遇到的鸡毛蒜皮的事,最难的恐怕是对付家里的孩子。
而能够公正对待,首先要做的是“对事不对人”,可是往往,我们处理的过程,会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对人不对事“。结果,事件往往会从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升为鸡飞狗跳的大事。
今天,我们来试着用一个思维模型来指导我们,看看能不能把事情按照正确的解决方向推进。
这个模型是BIC。什么是BIC?
B:是指英文单词“behavior” 行为。也就是我们首先说出对方的行为。
I:是指英文单词“impact” 影响。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C:是指英文单词“consequence”,这样下去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注意,我们最容易出问题的在第一步,我们需要说出的是行为,而不是观点。
现在我们用实际情况来还原一个场景,理解一下什么是观点,什么是行为。
你的孩子在一边看手机,一边上网课。
你说:你怎么这么不认真?这是一个事实还是观点?是观点。
你说:我觉得你对学习不够投入。 这是一个事实还是观点?是观点。
你说:你这样上下去,到学校里考试会怎么样?事实还是观点? 还是观点。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当我们自己被问到这类话语时,心里会特别不舒服。心底的保护自己的机制,就会不由自主的激发出来。
“那又咋了”恐怕是会被脱口而出的高频句子。后面的事情,大家可想而知。
我们希望孩子认真学习,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跳到了给出定义和结论的这一步。不仅没有拿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增添了自己的焦虑。我们的焦虑源于爱孩子,可是,我们把爱转化为了指责。没有孩子会理解指责就是爱,成人也是如此。
好,我们现在来换成事实来重新演练一遍。
“你在一边看手机,一边上课。”
我没有说你不认真,我在摆明一个事实。
“你这样听课,会造成今天老师讲的内容会有疏漏的地方,那么今天的作业有可能出现你不会的地方,从而导致拖延了所有作业的完成进度。” 我对你说出短期的负面影响。
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很快就能看到负面影响的结果。
“最近都只能上网课,长期下去,我会担心你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的掌握,作业完成质量也不高,我知道你对自己也有要求和期望值,当回到学校大家一起参加考试时,你可能会达不到你自己的预期。”
我理解你,我知道你是有目标的,你只能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consequence,是长期影响下的后果,当我们跟他个人利益相挂钩后,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替他想这个问题,他才能更容易接受。
生活中, 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如果,我们想让事情按照它本来的方向进展,我们都应该先试试BIC原则。
说服别人,本来就是难题。练习用正确的方法,就好像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做菜。方法对了,饭菜自然会可口。
家里CEO们,让我们试着用BIC原则,跟家里的孩子沟通,作为练习“对事不对人”这一原则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