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责任病毒》,开头提到了一个案例。
纽约市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在“9·11事件”之后,由于领导得力,一时间成为国家的英雄。 大家都认为世贸大厦的危机决不是任何个人或单一组织能够处理的。
朱利安尼向纽约市、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正确的信号:“我们要同舟共济。”他表示自己将倾尽全力,但同时也清楚地表明,他需要千千万万人与他一同全力以赴,倾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唯有这样才能成功地渡过难关。
整个城市都要从碎石瓦砾中站起来,而他就像一部二战电影中浑身污泥的中校那样一马当先,激励士气,工人往外运送伤员的时候他也帮着清理地沟,后来又与大家一起铺设将要再次点亮证券交易所的电缆。
事件发生后,朱利安尼不分昼夜地工作,他到世贸大厦废墟,到救火队驻地,到医院、太平间,到金融区等各处视察援救与重建工作,安抚民众,同时帮助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个世界金融的心脏在短短一周内恢复运作。
“我们要同舟共济”,这就是让整个城市的千千万万人具有了归属感。
什么是归属感
归属感是一种在团体中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的感觉。对于学习而言,归属感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不受负面情绪干扰,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班里一名学生上课时开始神游八方。他坐在最后一排,整个身子瘫在椅子上,表现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是感觉讲的东西太无聊了?还是因为完全不知所云,为了保住面子而假装不感兴趣?
这样的学生估计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都有一两个。事实上一个经常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这名学生对课堂没有归属感。他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认为自己无法参与到讨论中来,或者觉得和其他同学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洞察到这一点之后,应该给学生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指明了今后学习的道路。在这类情况中,教学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能识别出学习者归属感的缺失才是各种学习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日常点滴中:和同事一起筹备新年联欢时的快乐,或是众人交谈时自己被晾在一旁时的失落。一个人无论年幼年长,其归属感都会对学习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
归属感原理
人类活动的一大特征就是各式各样社会群体的存在,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甚至是喜欢开快车的人,都可以构成一个社会群体。只要有人关注,几乎任何事都可以成为构成社会群体的依据。
我们学习也是一种社会化活动。
比如在教室学习,在办公场所里面办公等。即使是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地读书也是社会化的,因为书也是由人所写,它或多或少呈现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阅读的目的也通常包含很多社会意义,比如为了在学校中争取优异表现,或者增加聊天的谈资,等等。
这就让我们想起了“标签”。人们为自己或他人贴上标签,形成身份归属,而这也是某种形式的身份认同。这个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是自我归属——“我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另一种是他人对你身份的归属——“你是一名篮球运动员”。
有些时候人们会不认同自己所处的学习群体。就是我们喜欢否认自己,“啊,我做的对不对?”“别人是不是在笑话我呀”“我是做不好的”诸如此类的语言,就是在怀疑自己。这种认知一方面是缺乏自信,一方面来自别人的行为。因为别人没有给予实际赞同,从而对所做的事所处的环境缺乏了归属感。
职业女性有两个称谓。一类是“好妈妈”,另一类是“好老板”。好妈妈感觉都是时刻陪着孩子的,好老板则与这个印象格格不入。
人们如果这样认定,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固有观念)的威胁。虽然这种刻板印象没有事实根据,却会让这名女性在选择自己未来成长方向时感到困惑。
这种焦虑有时容易被察觉到,有时则隐藏在日常之中暗流涌动,而无论如何它都会令人分心,侵蚀人们的认知资源。结果这么一分心,老板的角色还真做不好了。
现在我们知道,真正造成问题的是社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而非她自身能力的不足。
回到前面的911事件后纽约市长的做法:“我们要同舟共济。”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帮助人们构建归属感:别担心,我们是一家人。
提高归属感如何促进学习
学习环境中能提升归属感的干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侧重于改变学习者对归属感的认知,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较短但却非常有效;第二种方法则涉及对环境和社会结构的改造,从而提升社交关联和归属感。
在美国大学的考试中,单是让学生在个人信息中填上种族这一项,就会导致美籍非裔学生成绩的下降。
针对这种现象,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实验。
虚构了一份对高年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并将虚构的调查结果提供给实验参与者阅读,从而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这份虚构的结果传递给参与者一个信息: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大一时都曾怀疑过自己能否适应大学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归属感也日益增强。
接实验组学生会阅读虚构调查中的几段访谈记录,之后撰写一篇短文来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如何印证这一调查结果的,并将短文对着摄像机读出来,以便继续帮助他们的学弟学妹们。
对照组的大一新生们则要完成一组中性的活动,其中虚构的问卷调查、撰写文章的主题都与归属感无关。
分绩点展示了这项干预实验的结果。一般学生到大四时的学分绩点都会比刚入学时高,对照组正是如此。但美籍非裔学生的数据却呈现出有趣的现象。刚入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美籍非裔学生的学分绩点都低于美籍欧裔学生。3年之后,对照组条件下参与中性活动的美籍非裔学生与美籍欧裔学生之间还有差距,
相比之下,实验组中参与归属感干预练习的美籍非裔学生则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将他们与美籍欧裔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了79%。
随后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初一个小时左右的干预练习,对美籍非裔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进入大学时的逆境颇有帮助,他们不再把逆境看作是自己不合群的信号,而是客观地看待每次遇到的挫折。
第二种方法关注对整体学习环境和氛围的改进。这种改进可以作用于整个组织的文化氛围、上下级互动、同事同辈之间的互动等多个层面。
让老师和学生做一个游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五个相关答案,然后师生分别匿名对答案进行排序,并猜测对方排序的结果。系统会显示对方猜测的结果。这一平台创造了一个双方换位思考的机会,帮助人们针对各类行为及其缘由进行开放式的讨论。
通过合作式学习、讨论、为共同目标努力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归属感 。
归属感干预练习能产生什么效果
感受到社会关联或是对群体的归属,会让人即便在独自面对挑战时也能不断坚持下去(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培养归属感
网上曾经有个问题:怎样做行业中出人头地?首先找到行业最牛的人,然后模仿他的成功做法。
这个找最牛的人也是一种培养归属感的一个方法。
还有在做事之前的仪式感,让自己有一种“我就要实现…”的感觉,从而在专一上得到归属。
归属感干预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是人们心中最牛的大咖不给力。大咖们都有自己的不足或者自己的偏爱,从而在模仿的路上也会带偏学习者的归属方向。比如幼儿园的老师喜欢夸奖一些漂亮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家长们无意中说脏话,孩子们也会在无意识中认为脏话是正确的。
第二,归属感干预有时会显得不太诚恳,目的性太明显,进而引起更大的隔阂。这是因为当人们感到自己被人操纵或被人设计时,就会开启防御机制。
人们对外界都有一种本能的防御。当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你的目的具有另外一种他不认可的意义时,他们就会有所怀疑,从而走向归属感干预的相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