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始带着书去上班,在上下班地铁里阅读。我要作个测试,如果利用每天的上下班坐地铁和一天中的所有等待的时间来阅读的话,我是否能够一个星期读完一本书。如果可以的话,一个月就能读完四本,一年就能读完四十八本,听上去是不是很诱人呢?
在路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其实这一路上是有很多等待的时间的。
首先在地铁入闸之前,因为高峰时段人流控制,就要排长龙。关闸的时候,队伍就要停顿下来,等待有3、4分钟。
放闸下到地铁站台后,等待列车进站。1-2分钟。
坐一个站到中转站,2分钟。
到了中转站后,又是人流控制,等待开闸。2-4分钟。
开闸坐扶梯到下到中间夹层时又进行人流控制,又开始等待。2-4分钟。
放闸后终于再坐扶梯下到站台,排在每个上车口人群的最后,至少要等三趟车才能挤到近车的门口处挤上去。2-6分钟。
成功挤进地铁,坐三个站,每站2分钟,即共6分钟。
这样一算,这一路上总计有15-24分钟的时间,足够看完一个章节了,甚至不止。
除了上下班的路途,一天中还有很多时候都需要等待。
比如,中午去吃饭,点了餐后等餐。这时候一般都人手握一个手机低头在看,其实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那是不是也可以换成书呢?当然,一个人还好,若是跟几个同事一块的话,很容易被解读为装逼或不合群的。所以这还需要一点考量。
晚上回家若先去超市买菜,排队买单也是会遇到长龙的时候,呆呆地看着前面人的背影挺无聊的,这也是个可以利用来阅读的时间。
所以我们一天之中有太多等待的时间了,都是可以利用来阅读的。我喜欢的台湾文案教主李欣频就说过,她的包里随时都会有本书,在任何需要等待的时间就拿来看。
所有这些需要等待的时间多是被动的,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若能利用所有这样不得不等待的时间来做一些积极的事,那我们就能反被动为主动,我们依然可以作掌控自己时间与生活的主人。
有句话叫做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但原来其实不用挤也有很多时间供我们使用,只不过要看你是拿来做什么了。现在大多数人都会拿来刷手机,我原来也刷手机看微信,但时间长了觉得做这事给我带来的唯一改变是视力下降了。说实在的,大家刷手机看微信微博只是图打发个无聊而已,没事干而已,不低头看手机就不知抬头看哪里而已,而并不是说刷微信微博看了就有什么营养和提高。
时间仍然摆在那里,但我想看看刷书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把这些散乱在每天通行路上的碎片时间捡起来,保证自己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看看是否能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一周以后再作个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