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的孩子从幼儿时便开始接受早教;也许,你的孩子从小学起就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也许,你的孩子正在为能考上全国名校而接受价格昂贵的一对一私教的辅导……可是,你能想像得到吗?有很大数量的孩子,她们初中毕业就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了,甚至于如果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也许她们连初中门槛都不能迈入……很是痛心,这里面那么多的因素,让我感觉那么的无力。
我在一所大专院校上班,学校的生源有高中毕业生、职高学生、初中毕业生。今年5月,学校安排我到一些乡镇初中招生,我去了一个大县的几个乡镇和县城的几个初中。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好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多年没接触到农村学生,我理所当然的以为她们的条件已经跟以前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我也来自农村,那个时候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是要考的。我从小在乡村小学读书,那时候很多小朋友家里孩子多,贫穷,以至于很多都是比正常上学年龄大3到5岁,记得我们班就有我的堂姐,堂哥,甚至是堂叔。她们当中有些是学习懒惰贪玩的,可也有很多是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中等中上或者前列的。小学毕业对于我而言是长大了,进入高一级的初中学校,可是对于村里很多小伙伴却意味着读书生涯的结束,她们中的大部分都考不上初中,少数考上了却没有钱读书。清晰的记得,我当时心里觉得很遗憾,多次去到小伙伴的家中希望能够说服她们想办法说服家人让她们继续读书。然而,最终,我们村我们那届只有三个人跨进了初中的大门,而其他小伙伴啧到广东进厂打工或者在家务农了,过几年,女生们早早嫁人了。那时,我才开始对自己生长在一个虽然是农村父母亲却特别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而感到庆幸,虽然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好孩子,起码能让你一直读书。也是那时,我深刻感到有些人生的无奈。到后来,我看到的是,村里受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到了后来就是九年义务教育,村里也出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至此,我都以为只有不不想读书的孩子了,没想到……
这次,我深入到班级学生群中,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一直在相当于以前的重点班的孩子们大部分都能考上不通级别的高中就读,或者去读了中专。而相当于以前普通班的孩子占了整个年级的70-80%,她们中的大部分成绩很差,有些是自己从小学就无心向学基础很差,每天在学校度日如年的只等着初中毕业拿到毕业证就离开学校奔向社会;有些说初一成绩还不错,分班后心理有落差,就让自己跟随其他同学一起干脆也不学习了,这些同学早早的就报名到各个进校招生的中专学校;还有些是自己想读书,可是家中没钱供读的,也只能无奈的告别学校……
最让我痛心的是第三种。当一张张稚嫩的脸转向我,跟我诉说着:“老师,我想读书,可是我妈说家里没钱,要我去广东打工,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老师,我爸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这类型的占比不是很大,却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当时的我听了,只感觉到心痛,她们还那么小,还向往学校,还能隐约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她们的命运……可是,却由于经济原因,或者由于父母的观念和意识,由于我们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等等的原因,而不得不过上了另外一种人生。听着她们一个个说自己的情况,我真感觉自己力量太微薄,根本无能为力——如果我能办公益学校,如果我能资助一些孩子,如果我们国家可以高中也是义务教育……太多的如果,只能转化为一遍又一遍的鼓励和叮嘱,鼓励她们不要气馁,要抱有希望,鼓励她们去跟父母亲讲自己的想法,争取读书的机会,叮嘱她们万一不能读书了,也要珍惜自己的前程,有很多可以成长的方法……告诉他们,万一不读书了,她们的未来可能是怎样的。看着她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我除了痛心只能还是痛心。
这些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态,因素太多,客观的,主观的;国家层面的,家庭层面的;太多原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我更想表达的是,虽然有很多没在学校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成功了,换言之发财了,可这些案例,要么就是在国家大环境大政策下的产物,要么就是自己一直有爱学习的心和行为。在今天以及未来,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真是件不敢想象的事情。自己无力解决这些大问题,只能希望,希望这类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不是只能无奈的选择小小年纪便踏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