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工作需要,我和另外一个人合作编制一个答辩汇报。由于领导觉得我表达不够好,指派了一个外援Z。Z负责现场答辩。
跟Z的第一次对接,我发现Z有很好的执行力,值得我学习。
第一次对接我们进行了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各自做出了第一版,然后对第一版进行了各自的融合。后来,我有新的想法,做出了第二版。交流后,否决。后来我们多次修改,听取专家意见,做出了第三版和第四版。每次发送给对方。但Z和我的版本基本没有再进行融合,而是走出了两条不同的线。最后一天上午,领导还召集同事把我的版本进行全面精细修改。由于这个活动Z没有参与。到晚上,领导放弃前面的版本,重新启用Z的版本进行修改,一直到深夜。以致于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完成一次完整的预演。幸运的是,本次答辩尽管规格很高,但确实一个形同虚设的过场。
这个过程我发现如下问题。1.我和Z没有把各自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收敛,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者往统一的方向移动。我第一次体会到王烁老师说的收敛,傅立叶收敛,简单又是原则性的重要。2.不要迷信领导,他们有时并不会做好收敛,相反可能在增加墒。3.如果不是要达到某种平衡,不要设立两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