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地位可以媲美安东尼的《发条橙》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剧情的话,主要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嗯,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也就是男主角,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
详细的情节铺展开来,其实也很简单:
小说讲述了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的简单生平。他在少年时期,与一名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后来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这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后面故事的悲剧,几乎都从安娜贝儿的逝世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由于儿时的阴影,被寡妇抛弃之后的亨伯特开始迷恋房东的女儿洛丽塔。为了亲近这个“小妖精”,亨伯特娶了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
但是纸包不住火,女房东(也就是亨伯特的妻子)在他的日记中发现他对洛丽塔的企图和对自己的不忠之后,非常气愤,于是写了三封信,委婉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和心情,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在寄信的途中出了车祸,当场死亡。
亨伯特非常开心,因为他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地对洛丽塔为所欲为了。出乎意料,在离开夏令营和亨伯特一起旅行的第二天清晨,洛丽塔便主动勾引和挑逗他,并且发生了关系。随后亨伯特告知洛丽塔有关她的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而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和继父一起生活的现实。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旅游,他利用一切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当然也是为了继续满足自己对她的欲望。
洛丽塔长大之后,开始讨厌亨伯特,也厌倦和亨伯特之间的乱伦关系。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借着一次旅行的机会摆脱继父的掌握,一开始的时候,亨伯特进行了疯狂的寻找,但最后明白了一切只是徒劳无功。
三年后的某一天,亨伯特突然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且怀了身孕,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几乎自己的全部身家,只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带走她的人是谁,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奎迪,并且还说自己因为拒绝奎迪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赶出来的遭遇。亨伯特心疼不已,于是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
故事的结局是,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0年的圣诞节。
好吧,因为是长篇小说,本以为很简单的剧情,把前因后果讲明白却已经是几百字的篇幅。也是比较无奈。但是呢,看完这篇推介文,你也基本可以不去看原著了。哈哈。因为翻译质量平平,可能是因为这部作品的选题比较大胆和直白,为了在我们国内发行,翻译也是尽量向着委婉含蓄的方向考虑,所以有些地方会显得不好理解。
再加上,书中基本采用第一人称口述的形式,读起来也比较纠结(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就我个人而言的话,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阅读体验谈不上特别好。
之所以推介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把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写出来了,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即便阅读过程比较坎坷,甚至你会觉得某些思想观念很猥琐很龌龊,但你却不得不承认,它很真实。王小波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就这个角度而言,真实的确可贵。
一开始阅读的时候,你会觉得亨伯特是在为自己脱罪而口不择言地狡辩,但是到了他枪杀奎迪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他似乎通过杀死奎迪而杀死了那个充满罪恶欲望的自己,活着的只是纯粹的亨伯特,他爱洛丽塔,爱得很真诚感人。
关于主题方面更深刻的挖掘,就看你有木有兴趣去啃下这部块头不小的作品了。至于我个人的话,我一直觉得,洛丽塔很邪恶。对,不是亨伯特邪恶,而是这个美丽的小姑娘很邪恶。
而且几乎是偏执地认定,其实奎迪是她策划杀死的。因为她太了解亨伯特对自己的占有欲和刻骨铭心的爱,所以,利用奎迪拐走自己这一点激怒亨伯特,让他杀死了背叛自己的奎迪。
嗯,然后得出结论,越美丽的东西,可能越毒。就像当初诱惑夏娃的那只漂亮的苹果。当然,也许你能读出更多更深刻的东西,所以期待你的留言。
祝好,我是可乐!希望你能喜欢今天推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