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鹤影
作者詹姆斯·希尔顿从未到过中国藏区,但笔下的香格里拉却家喻户晓。他的《消失的地平线》是在约瑟夫·洛克探险纪录的影响和启发下写成的。
他给世人描述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金字塔形壮丽雪山下的一个由喇嘛统治的神秘王国。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是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荟萃地,是美丽、明媚、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01
南亚某国巴司库(作者杜撰出的一个地名)的一架小型飞机,被劫持到中国藏区的香格里拉。上面有四位乘客,分别是:英国驻南亚某国的领事和副领事康威和马里逊,法国女传教士卜林克萝小姐,美国的金融诈骗犯巴纳德先生。
香格里拉以贵宾的礼仪招待了他们。康威很快适应了这里中庸、闲适的生活;卜林克萝小姐热衷传教和学习藏语,香格里拉有足够的宽容心接纳各种宗教;巴纳德发现这里蕴藏丰富的金矿,他用掌握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产量,香格里拉的包容超越了善恶;只有年轻的马里逊不适应这里的封闭生活,一直在想办法逃离。
香格里拉喇嘛寺的大喇嘛破例召见了康威,给他讲述了香格里拉的历史,以及这里富足长寿的秘密。大喇嘛的年龄已超过二百岁,负责接待他们的张先生近百岁,年轻貌美、高贵优雅的清朝公主罗珍也近百岁。这让康威感到十分诧异,却不得不信。
更让他惊奇的是这次劫机是大喇嘛等人一手策划的。大喇嘛深感自己大限将至,康维是他为香格里拉选中的接班人。
罗珍的高贵优雅深深的吸引着康威和马里逊,马里逊爱上了罗珍公主,并诱惑罗珍与他一起逃离香格里拉。马里逊有恐高症,知道自己无法翻越来时走过的断崖,恳求康威帮助他,他们三人离开了香格里拉。
结果是马里逊失踪,罗珍离开香格里拉后变回实际年龄而死去,康威受伤被送到重庆的一所教会医院。病好了恢复记忆后,康威决定去找回失去的香格里拉,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
02
可想而知,希尔顿描述的香格里拉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代表了一切人类理想的生活,一旦失去就无法寻找。康威永失的香格里拉实际上是因为爱上了满族姑娘,就如同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后永失伊甸园一样。
希尔顿在文中是这样描写雪山的:“这金字塔式的山峰又呈现眼前,开始是灰色,接着换成了银色,后来,太阳最初的光芒吻了上来,这顶峰竞妆点上粉色的胭脂”。
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来源于藏传佛教中的“香巴拉”的译音,意思是心中的日月。有人说书中的金字塔形的卡拉卡尔雪山,是以云南的梅里雪山或四川稻城的三怙主雪山为原型,蓝月谷是以云南中甸、四川稻城或木里为原型,喇嘛寺是以云南的松赞林寺为原型等。
1922年到1935年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受美国农业部派遣,后又在美国地理学会的资助下对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甘南、青海等地进行了多次的探险考察。收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和种子,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写下了详细的探险记录以及当地风土人情。并多次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希尔顿被洛克的日记与照片深深的吸引,于1933年写成了《消失的地平线》。当时欧洲正处在一战以后的大萧条时期,又面临了即将到来的二战,所以这本书一出版,轰动了整个西方,人们希望有这么一个香格里拉来逃避一切。
特别是1937年被美国导演弗兰克把它搬上银幕,立即给全世界特别是那些饱受一战摧残的欧洲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心灵的慰藉。该影片出台后连续三年打破销售记录。
因此,香格里拉成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概念,同时也带来了一股探险热。一些人来到西藏等地,按照藏传佛教中的香巴拉的传说寻找这个绝尘净域,旷古秘境。有的说在雪山环绕中的王宫;有的说在冈底斯山的某个地方;有的说在一个会涌出美酒的湖中央的浮岛上;有的说它拥有更先进的科技,能隐藏整个王国。
为了争夺“香格里拉”,印度、尼泊尔等国宣布他们找到了香格里拉。中国云南中甸、丙中洛以及四川的亚丁也相继加入,中甸县抢先申请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亚丁的日瓦镇继而更名为香格里拉镇。
现在我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住房、医疗、教育、信仰缺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更渴望有这么一个精神家园,有这么一个绝尘净域。离开自己的生活城市,哪怕是暂时的,世俗的香格里拉在哪里?四川或者云南,并没有多大意义,香格里拉就在你心中。
文末发几张我在川西旅行时拍摄的雪山照片,都说卡拉卡尔雪山是按照它们来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