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方法系列(三):如何更“科学”的收看新闻联播?

上一篇的经济思想史,离现实生活太远。不过咱也说了,主要是为了消遣。今天呢,为了不过于缥缈,还是聊些稍微实际点的。(然而并没有,不过视角缩小到国家发改委啦!)
选题呢,就是“产业经济学”这门学问。
要说这门学问一般什么人需要研究,我觉得主要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一、二级的都需要)和政府经济政策制定者(比如刘鹤一类的经济大臣)。另外的话,大公司的领导层估计得懂些。如果您和我一样都是个普通老百姓加勤劳打工人,那么这门学问除了让我们能愉快的收看新闻联播以及帮助自己做做职业生涯规划外,似乎也没啥用。
所以说好了,今天小短文的目的,仍然还是为了消遣滴!

聊聊学科背景

一种“中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相较于微观经济学更侧重理论,产业经济学更重实际应用。它的研究范围介于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中观领域,也就是所谓的“产业”。通过回答宏观、微观经济学都没有回答的问题,能让我们对社会生产实际过程的全貌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观察。

学科核心内容

如果站在企业决策层视角的话,与产业经济学联系较多的学科有公司治理结构、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国际企业管理以及公司理财学等。
如果站在府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视角,则主要是关于如何做好国家产业的布局、结构优化、产业政策、规则的制定。

学科发展脉络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话,产业经济相关概念和研究主要是承袭了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最初受日本学者的影响比较深;而在美国,其实没有“产业经济学”这一说法,他们叫“产业组织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才开始引入,所以这门学问相对还是比较年轻的。

学科研究工具

说几个比较重要的。
1、案例研究:现实生活有太多理论解释不了的,只能单个的案例看。
2、计量分析:由于数理分析在科学上的硬度,让它再哪里都能找到一席之地。
3、博弈论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为基础,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博弈论方法对企业间的竞争、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价格竞争和价格合谋、广告、产品差异化、研发等方面的动态分析取得了显著进展,使人们对复杂交易背后的动机和福利效果的理解达到了新高度。
(插一句,博弈论领域关键人物约翰.纳什的故事,有一部电影叫《美丽心灵》,的确里面美化了纳什现实中的爱情,也多少有些迎合了理科生的天真幻想...但是,真好看。)
上面这些析工具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但当下还都是挺常用的,也并没有哪一种存在过时之说。大趋势的话,目前随着理论层次上对博弈论的广泛重视,案例研究继续受到青睐,其重要性相对提高。此外,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反对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之中来,主张对经济问题必须与道德伦理、政治学、法学和哲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意思就是对计量分析的认可度在逐渐降低。

什么是“产业”

既然要研究产业,就从最基础的问题问起。
虽然我国产业划分标准《国家经济分类与代码》把产业划分成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类,但日常交流中我们更常听到的还是几种不同维度更粗犷的分法,比如: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2、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3、农、轻、重产业。
4、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
5、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6、幼稚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
对于从小到大都被新闻联播洗礼这么多年的我们,如果我一个个拷定义,估计有人就要骂娘了!

回到新闻联播

既然新闻联播里有很多是发布、宣导经济政策内容的,为了更好的观看新闻联播,我们得先切换到政府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视角,看看怎么尝试去理解经济政策。
问个基本的问题:经济政策的核心干预目的是什么?
是提高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数量?提高福布斯排行榜国人上榜人数?增加诺贝尔奖获奖人数?还是社会效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GDP或者平均国民收入是两个常见的代理统计指标)?
答案自然是后者。
如果抱着这个理念,我们再尝试去理解政府为什么管制、惩罚、或促进各种市场和企业行为的时候,大方向起码不会跑偏。理论化的讲,在产业经济学中,所有的理论论述所指向的经济活动目标都不是企业层面上的,而是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层次上的。
然而,在现实条件下,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行政能力的有限性,导致决策者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必须要有所权衡。如果当前国内的政策现状,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以经济效率最大化优先,同时兼顾社会公平。
既然现阶段还是效率优先,怎么提高效率呢?
经济学家们总结了三个方向:
1、提升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效的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2、促进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防内卷、防重复建设,各个行业搭配合理、均衡发展。
3、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给未来铺路。

提升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关于涉及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举两个“反面”例子,即:我们不要什么。

垄断问题

效率优先的话,垄断要不要管的问题自然是:垄断是提高了社会效率还是降低了社会效率?
答案众说纷纭。
1、垄断导致低效
关于垄断对社会整体效率的影响方面,根据哈佛学派的贝恩等人的看法,垄断企业的必然市场行为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
比如:寻租行为。高额的垄断利润会诱使竞争者进入,为阻止进入,获取垄断利润,垄断企业会将部分甚至全部垄断利润用于对政府机构或官员的游说或贿赂,以此换取政府保护政策或有利于自身的立法。大量的资源用于寻租行为而不是生产行为,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导致政府官员的腐败。
在企业内部效率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看法。比如1966年哈维·莱本斯坦提出的X-非效率理论。
他指出,在垄断企业的内部存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性。处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为争取生存,企业内的各要素会相对团结地去提高效率。而在垄断条件下,由于享有垄断利润,企业内的各组成部分的行为就会偏离争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目标,反而出现在企业组织内部追求各部门自身的利益,导致企业的低效率,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更大损失。(提个关联有趣的小方向:就是关于企业代理行为的研究。现代大型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导致了企业目标产生巨大的转变,出现企业目标的多元化。由于代理问题存在,相应产生很多解决代理人目标的偏离及如何规避的理论。)
此外,和直觉的看法可能相悖,垄断企业对技术和创新的扼杀已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证实。

既然会导致低效,那得管喽?有人说,且慢。

2、垄断是高效的
主要指规模经济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低效派说了那么多理由,恐怕很多时候也撼不动这条最基本的经济原理。

3、垄断是低效,但政府插手可能会导致更低效
这里主要提的就是“政府规制俘虏理论”。
它最早是由斯蒂格利茨在《经济规制理论》中用经济学分析政府规制时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政府管制者是现实的、有自己私利的集团,现实的政府总是难以避免寻租和腐败,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对政府规制有自己的特殊的影响力。最终,政府管制将被规制的产业所俘虏。更可怕的是,政府规制会成为特定的利益集团的一种收益来源。所以,应该全面放松政府管制,防止管制者最后成了同谋。
在历史上,韩国和日本都曾以产业政策为手段,运用政府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超常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了赶超时间。“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就走完了老工业国用了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但现在大家看到,韩国落下了长期的病根,成了“政府规制俘虏理论”的最佳标本。

所以管不管、管的程度和手段、看短期还是长期,因时因地答案或许都不同。

回过头就说说我认为现阶段大家比较公认的两个点:
1、反对基于“理想”的市场结构而对长期存在的大企业进行拆分。
因为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内部增长实现规模扩大,无非表明这些企业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政府主要应限制企业的价格协调、市场分配等行为,限制其行为而非规模。如果一个公司的行为明显采用了经济学证实的会影响社会效率的竞争手段的话,要管,但是企业规模大小不是根本问题。
2、永远牢记:反垄断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效率。
保护竞争,而不是单纯的保护竞争者。市场竞争本来就是优胜劣汰,因此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判定,关键不在于其是否损害竞争者或排斥竞争对手,而在于它是否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率。

价格歧视问题

这是关于社会经济效率讨论的另外一个常见问题。先说一种价格歧视的划分或定义:
1、完全价格歧视:指厂商在交易中向每个客户索要其愿意为所购买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要求厂商对每一个客户的信息有详细的了解。比如:大数据杀熟。
2、非完全价格歧视。举个例子:航空公司向商务公干旅行的顾客收取高票价,而向早早作计划旅游的顾客收取低票价。
价格歧视对社会整体福利是好是坏,按我现在接触到的信息看,经济学的结论是:不一定。
如果政府行政能力很强,一个个的去排查,或许能够特事特办。但现阶段的话,对于非完全价格歧视,如果仅仅出于经济效率考量,由于没有经济理论支持,政府基本不会管。而完全价格歧视,虽然效率上经济理论也还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它过于违反社会公平(公平在经济学话语体系中主要是之前提过的“帕累托原则”),所以中长期看政府会管。毕竟现阶段经济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不是“效率就是一切”。

促进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这个不展开聊了,找些个人觉得重要的点罗列下。

产业布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的思想,以此为指导,之后的30多年里,国家将一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内地,加速了内地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初步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产业畸形布局的不平衡状态。
但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左”的思想干扰,在产业布局上也存在严重的教训:
第一,轻沿海,重内地,人为地抑制了东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片面强调建立“地方工业体系”,不注意发挥地区优势。
第三,缺乏统一规划,过于分散,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产业布局进行了调整:从强调“平衡布局”转向注意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总体上实施了“非均衡布局战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用了“增长极”发展模式:主要在东部地区重点培育一批增长极,比如经济特区的设立、开放城市的确定、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确实收到明显的效果。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产业保护方面

我国的幼小产业的保护和扶植政策,经历了由行政手段保护转向关税保护、由高关税保护到逐渐降低关税保护程度的过程。这些保护和扶植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保护和扶植也有其弊端:国家长期的保护与扶植,使国内产品人为地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产品在质次价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利(比如之前一段时间的影视娱乐行业),使产业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动力。因此,国家对幼小产业的保护与扶植应有一定的限度。

政策手段的发展

政府主导型

中国的产业政策更多的是借鉴了日本的“政府选择主导产业”模式,由政府通过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等手段,对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并通过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是近年来,日本的产业政策不断受到质疑,认为日本的产业政策本身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观察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现这些问题也是存在于我国的产业政策之中:
1、产业政策尽管能够弥补市场失灵,但是同时也会造成市场的扭曲。
2、会造成被扶持行业丧失进取动力,从而导致竞争力低下。
3、过于直接的产业政策极容易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官商勾结问题。

政府辅助型

一种发展方向,我们就用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为例子。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市场选择,政府推动”,对“市场选择”的企业进行扶持,也即是“匹配赢家”,而非“选择赢家”。
(尽管美国政府没有在官方口径上提到过“产业政策”这一概念,美国主流经济学界也不认为美国存在“有意识的”产业政策,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时在产业间、部门间进行的有计划的资源配置。比如对其农业的大量补贴、对其高科技产业的财税支持等,仍然可以归入产业政策的范畴。
现阶段,我们可能也不必要那么厚此薄彼。虽然现实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问题,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倒向“自由市场经济”。不然步子大了,咔,容易扯到蛋。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市场秩序臻于完善,市场失灵的可能性逐渐减小,无形中减小了政府职责,另外美国崇尚自由的思想传统也使得美国在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的根本问题上倾向于前者。而中国的市场自身发展还不够成熟,且尚处于赶超阶段,需要政府的大量干预以理顺经济波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较快增长。
此外,我觉得政府至少可以无需顾虑做的一点是:通过及时收集、整理、发布有关各地区产业分布、发展现状、前景预测、国家规划等各方面的信息,帮助市场尽可能克服由于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带来的盲目性,提高地区和企业在产业选择上的自觉性,引导产业在各地区的合理分布与发展。说白了,将社会经济信息开放成为一种公共资源,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选择什么类型的政策手段,其实也无所谓对错,还是因时因地而不同。

没有万灵药

今天的小短文绝对不是吹嘘“政府万能”,产业政策实施必然有局限性:
1.产业政策是一种政府行为,但政府调节机制存在内在缺陷。
相对市场失灵,政府调节行为也存在失灵的可能。比如信息不完全、官僚主义、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对私人市场的反应无能为力等,总的来讲,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这些缺陷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
2、产业政策并不是万能魔杖,不能片面夸大产业政策的作用。
比如把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发生完全归功于日本的产业政策。例如,未受到日本产业政策保护的电器机械等产业的发展,反而是因为国内外市场上激烈的竞争才获得成功。

写在最后

为什么政府会对某互联网公司罚款?
政府为何会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甚至于出台“一刀切”政策?
给外卖小哥交五险一金的政策会不会现实?
经济特区的建设到底靠不靠谱?

有时候看新闻,总会觉得疑惑,想要探查个究竟。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单一理论是万能的。今天小短文的内容,也绝不足以让任何人马上能够理解甚至于“预判”政府行为。但有些产业经济的知识,或许能够让我们可以尝试站在规则制定者的角度看问题。
其实,这些知识很可能不会对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任何实际的影响。但是,想象下未来某天全家人围坐晚餐一起观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愉快的吹水,那不是也挺有趣的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