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离开自己任职六年的公司。在离职前,和几个老板谈了几次,效果很好;和一些朋友也聊过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动因,也得到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总之,和一个东家如此礼貌和开心的道别,会有隐隐的不舍。我也借辞职这个过程使我对我这六年的所得和所失有了更深刻和系统的认知。
有太多感触,也自然会有太多想表达的
情怀
情怀是当下很重要的标签,它并不是鸡汤的升华和再造,这一点是需要着重强调的。情怀是没有办法衡量优劣和好坏的,甚至也是没有方法论来科学的评判应该如何练就和培养情怀。但是情怀,会让一个人有灵魂。
情怀并不容易像人的外表、气质、谈吐一样能够在不久的一次谈话、一次见面就能得到体现,它很多时候是需要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慢慢地去挖掘的,这也难怪,情怀的养成本来就是长久生活信仰和生活习惯的沉淀,怎能轻易而直接的喷薄展现? 所以有一个隐层的含义在里面,就是对一个人有没有情怀不要妄下结论。有情怀的人值得尊敬,而情怀也是在这个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中为数不多的能够让人变的踏实和安宁的定海神针。
这是一个极为虚无缥缈的词,但是却是不能被遗忘的生活之撑。
选择
人越来越成熟,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复杂,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人需要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根据相对的趋势,而非绝对且单一的“对与错”“好与坏”的二维选择 进行判断,从而作出决定。
我们假设一下,就说一个事情有80%的概率是会有好结果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之前我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这个“80%”的大比例究竟是否会影响最终绝对的结果。可是后来我才意识到,其实某种意义上,应该换个思路,让自己更聚焦在剩下20%那所谓的风险不确定的部分上。 因为对这部分的把握才能有机会去实现一个对全新结果和全新思路的求证,它更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应变能力和胆识。风险中蕴藏着机会,这个机会成本是可以依靠年龄的相对优势来相互对冲的。而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正是因为对20%的关注,所以才让我们对每一次的成功或者每一次失败都用“小概率事件”的心态来面对,才会更加珍惜,才能更大限度的去吸取在每一次选择中所收获的经验,或是教训。
年龄及生活的可能
曾只是随便喊喊觉得“容颜已逝、青春不再”的口号,真的在一步步的变为让自己内心感到焦虑的事实。当我重新来定义年轻的时候,我觉得它应该是一种敢闯敢做的勇气,应该是敢爱敢恨的洒脱,应该是骄傲起来从不认怂的盲目的霸气。年岁灌输给我们一个端正且务实的价值观,但同样也抹杀和泯灭了这种轻狂的傲气。 虽然这种傲气其实并不是什么资本,但之所以要提起它,是因为伴随着年龄成长,我们身上被额外附加的成本将会越来越大,这个不是以我们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选择为转移的。
如果说20岁我能说走就走,那可能是牛逼;但是如果在40岁我还是要说走就走,不顾及家庭,不丝毫考虑稳定的因素,那可能就真的是傻逼。所以,30岁,是个很神奇的年龄,夹杂在中间,瞻前顾后,蠢蠢欲动又患得患失。所以,我想我们必须要在这个年龄中找一点新鲜的元素来让自己度过这段没有主见的纠结。
这个元素是什么,我想来想去,就是去找一种“生活的可能”,积累多一些生活的选项。
我们大多都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来分散风险,而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我多一种认知的可能就会有会有更全面的世界观。如果说20岁是为体验,40岁时是为了稳定,50岁时是为了安宁,那我觉得30岁,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算一个承上启下的铺垫。我必须要在这个混沌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中,找到一根清晰的主线让自己过的明白且自主。于是,我觉得去秉承着过去10年来的体验,再深入的去做更专业一点的探索,再去看看自己有什么样生活的可能,或许就是一个并不是那么糟糕和丧气的活法。
独立。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能做独立的决策,因此并不觉得独立有什么好谈的。然而深一步来看,其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恍惚觉得我们越来越作为信息的奴隶,靠二手信息或者别人的判断来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依据。这令我感到不安。
在独立的概念下我想去看看“观点”。我越来越发觉,能有独到观点的人是有趣味和独立的。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只是在做信息的搬运工:我们把领导或者在工作场合听到的只言片语作为我们对朋友和家人炫耀的谈资;我们把媒体互联网中传播的各种消息当作自己茶余饭后八卦的佐料;但是似乎缺乏了对一个观点谨慎的求证和培育的习惯,所以好像很多人是千篇一律的,也很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是浮躁的。
再看“独立”这个词:独,意味着只属于你自己的;立,意味着能够站得住,甚至能够生根发芽的。所以我要把独立再提出来,是想说我们虽然没有了标榜个性、标新立异的冲劲儿,但是骨子里应该内敛沉淀出这样一股劲儿,就是我在信息洪流中,要靠自己的意识和判断去逐步铸造属于自己的中流砥柱。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一定会有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而这一点自己做的怎么样,自己几斤几两,扪心自问,每个人应该都很清楚。
金钱和资产
它们很重要,但是还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坚持一个哲学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话,那钱最大的弊端,就是当把它看作是人生最顶级的追求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空虚和羁绊。因此,生活里必须要有一个元素来成为制衡它的平行存在。
很苦恼大城市的房价,这次辞职带来的本来已到手的配套住房“离我而去”是一项隐形的经济损失;我也开始对未来生活能不能有一片栖身之处充满担忧。这个年龄,该有的负担、该有的忧愁,都有;而该有的快乐和见识,我觉得我达到了我想要的预期。这是我三十岁前我最踏实的事情之一。在得与失的问题上,不必捏着“失”的痛而忽略了“得”的爽。非常庆幸的是,我身边已经有一小撮朋友,拒绝买房,拒绝高负债,拒绝透支生活,用一种小众但不失快乐的方式在生活着。这并不容易,因为不免会受到时不时的“冲击”,但至少,给我传递了一些坚持和信心。
我的人生积木应该是由包含了人性善恶,世间冷暖,生活哀乐的多色彩搭建而成的,我不希望我的生活是单纯的土豪金,我希望它可以素一点,再素一点,但是从朴素中能看到一种叫信仰和自由的东西。
以上,是我一些大概的思考,我为什么要怀着感恩离开老东家,那是因为所有这些我觉得还算是对我的二十几岁有所交代的成长和思考,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的。人有很多改变是不可能完全依附于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而完成的,人所在的环境是永远需要敬畏的存在。工作,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个环境,选了这个环境下的人、文化、知识结构以及人际生态圈,身处其中,自己的能力或强或弱,自己的性格或好或坏,都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是一个成熟的环境让自己能换个视角看到一个更清楚的自己。所以,真正的道别,不怀愧疚,心无怨念,略带骄傲的重新起航,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对环境最礼貌的敬畏!
即将开始新的征程,我充满期待也心怀不安,既然做了选择,就认真对待。毕竟,我还没三十岁。(略不要脸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