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熹微的晨光中,安徽财经大学“振兴乡村,留住乡愁”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从蚌埠出发,前往安徽省明光市部分村镇开启为期数天的暑期实践之行。
(一)政府助力,深入体验
在当地政府和共青团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通过当地查阅相关资料和询问工作人员,对潘村镇农业环境、现实中人口分布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在他们的协助之下,实践队先后对潘村镇、古沛镇进行走访调查。
实践队在潘村镇广源水产专业合作社了解到当地主要特色产业——稻虾共作农业,稻虾共作的新型农田模式和淡水养殖海虾实现当地农民增收。在潘村湖农场,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并体验农田种植,并在水产中心看到了这种淡水中生长着的海虾,进一步对潘村镇现阶段特色产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图为潘村镇团委工作人员给小分队介绍具体情况
在古沛镇,农技站人员给了队员大力支持和配合。农技站周站长,介绍了古沛镇近年来特色产业种植的具体情况和参与农户的大致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对贫困户的特色产业帮扶政策。
图为小分队在古沛镇查阅相关资料并开会讨论实践细节
与潘村镇主要发展的特色水生养殖、种植不同,由于古沛镇常年少雨的气候问题,艾草是他们种植的首选。在同站长沟通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政府和农技站现阶段依然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农业市场发展,主动引导农民种植、牵头帮助种田大户建立分区和分产品种类的产业合作社、对贫困户的帮扶甚至细分到一家一个村干部管理,因此对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参观艾草种植园时,着实让大家体验了一次神奇而又浪漫的艾草园之旅。
最后站长针对本次调研提出了宝贵的实地调研意见,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资料,让实践队员格外暖心而又感动。
(二) 调查走访,了解民情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视野下本镇特色产业发展对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收集他们对农村建设工作的建议,实践队员一边深入走访入户询问,一边发放调查问卷。
图为小分队街头发放填写问卷
在扶贫办工作人员带领下,实践队员跟随他们前往古沛镇周边的几个村庄进行了进一步的实地走访,走访贫困户以及回访已脱贫村民,通过深入访谈了解贫困村民现阶段生活情况,知晓政府帮扶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收集村民对政府政策帮扶过程中的建议。以此来研究特色农业产业对其贫困村民的生活条件改善的影响,从而充实本次调研成果。
走访潘村镇时,好客热情的村民主动与实践队员进行交流,详细讲述当地稻虾共作特色农业产业,为实践队员提供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丰富了我们对潘村镇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认识。这也让实践队员认识到,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同时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现身宣讲,普及知识
本次实践调查,一方面是想得到一手的乡村调查资料,另一方面,更是要将高校里学到的知识,对乡亲们进行宣讲,普及科学的农业文化知识,利用队员所学专长,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因此实践队员举行了一场“科技助农,质量兴农”宣讲会,在讲解“质量兴农”战略的过程中,由于村里留守在家务农的都是中老年人,实践队员们遇到了语言不通的困扰,在政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及时调整语言表达,现学了方言,最终宣讲会取得圆满成功!
除了宣讲会之外,实践队也提前引发制作了宣传海报单页,并进行发放,向当地村民科普 “质量兴农”这一重要举措的政策解读,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这群优秀大学生,真的为我们村的发展打了一注兴奋剂啊,我们村一定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村长如是说道。
图为实践小分队街头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