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又上了热搜,前夫妻档吵起来依然场面依然火爆。这不过这一次,这位先生拿出来了杀手锏——孩子。所有崩溃的婚姻,无论哪一方,无论过错否,谁先搬出孩子救兵,就好像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巅峰。一句对方不管孩子,就能说明你自己多么负责,多么对得起孩子了吗。想问问袁先生,顺便问问宝强哥哥,那自己孩子作谈判的筹码,好吗?说好的离婚之后,两个人还是一样的爱孩子呢?
一
先说点儿废话。
在现实中,速度更快的追击者,只要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肯定都会追上被追着。然而,这是一个假设,或者说,是在我们并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的时候,预先确定了这样一个结果,然后再反推回去的。
如果我们严格依照正向推理下去呢?
古希腊有一位埃利亚学派的哲学家芝诺曾经提出了一个悖论,叫作“阿喀琉斯与乌龟赛跑”。阿格硫斯是古希腊最擅长奔跑的英雄,当他和乌龟比赛,在乌龟之后出发,凭借着速度的巨大优势,他一定会超过乌龟——这是常识。
但如果将阿格硫斯超越乌龟的“那一刻”无限的放大拉长呢?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假设阿喀琉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0倍,当阿喀琉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米,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喀琉斯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阿喀琉斯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它总能在起点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个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喀琉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二
最神奇的是,如果我们并不知道速度快的一定会追上速度慢的这个“真理”,以上的推理过程便成立了。
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予了我们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许多甚至甘愿并已经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而他们最常说的一句绝对正确的话就是:
“孩子们高兴了,我们做父母的就高兴。”
这一定是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我坚信每一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都如此。
但我们再想想,或者,让我们自私的想一想。
假如我们不知道孩子开心了,父母就会高兴呢?假如孩子们开心,一定是父母开心的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有了这样一个先后顺序,或者说——追击问题。父母的开心,追赶着孩子们的开心。
如此一来,在人生这条长长的跑道上,孩子们追逐着自己的事,家长则在追逐着孩子。当孩子们追到了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的变得开心。此时的家长,正在赶往孩子开心的时点,然而,无论家长们如何接近这个点,孩子们都已经开始了,并且持续开心着。所以,家长开心的时点,和孩子开心的时点,难以重合。
当家长好不容易追上了的时候,才发现,是因为孩子已经高兴过去了,家长想要同他们一起庆贺的时候,得到的就是一句:爸妈,你们怎么才反应过来啊。
三
这种心情,就好像是追击者眼看要追上了被追者,结果被追者突然停下来了,喊了一句终点到了比赛结束。气不气,怎么办?比赛重来!我不服。
“孩子们高兴了,我们做父母的就高兴。”那,要是我们做父母的想高兴高兴,你作孩子的,是不是该奉献奉献,配合配合。
有个词,叫做中国式逗小孩,过年过节,要求孩子表演歌曲,表演奥数知识,要求他们写字展示背古诗。
你的亲朋好友里面是不是有达官贵人或者教育专家是吗。能给孩子以专业的指导和全面的规划,帮助他们提高自己,赢在起跑线。大部分成年人看完孩子的表演,只会像痴呆一样的喊“哇好棒,真棒啊。”——这些话,你不能跟自己的孩子说吗?
但我们没这么傻,我们早就找好了一个完美的理由:这就是锻炼孩子,希望他大大方方的,对他未来的人生是有帮助的。客观的说,这个理由完全成立。尤其是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活泼的,喜欢在众人面前分享自己的才华能力。即使家长不要求,他们也是大大方方的。但有的孩子天性可能就是羞怯呢?他们本来就不明白为何我要大大方方。强迫一个羞怯的不懂事的孩子去大大方方,算作一种锻炼,或者说,算作一种爱吗。
假如你就是想炫耀一下孩子们,为什么你不能直接还孩子说呢?
“爸爸觉得你新学的舞蹈真的好棒,我特别喜欢看,爸爸想让别的叔叔阿姨都看看,好让他们都知道你多棒,爸爸特别为你感到自豪”。孩子这么单纯,被赞美后,可能会一直不停的表演个没完。
“来来来,给你张叔叔王阿姨跳个舞看看。”那你怎么不给你孩子的同学表演个抠脚挖鼻呢。
四
最好的陪伴和教育,就是永远不要去追赶,也不要再去说“孩子们高兴了,我们做父母的就高兴。”孩子们不会懂得。而且,当我们发现孩子们不懂,就会变得将这句话本末倒置起来。我们做父母的需要高兴,所以你们就得给我们高兴。就好像上次你赢了我,我这次要赢你,所以你必须参加一样。
父母难道不能自私一点吗?
难道不能告诉孩子,我们高兴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而高兴,如果你恰好也在这个时候高兴,那咱们一家人就是幸福的。
有这么一类理论,说要当孩子的朋友。这本身就挺矛盾的。
我们对朋友,不可能有对孩子一样的期望或者说,指望。当然也不会像体谅和原谅孩子一样去体谅朋友。对待孩子,只能要么当孩子,要么当朋友。总有一日,孩子要长大,总有一日,这把他们当孩子的心态,要被每一位家长深深藏在心底。然后才能当一辈子的朋友。
明星离婚,没有隐私这么一说。甚至中国人的离婚,没有一个能逃得过身边长舌妇人和猥琐男人们的口无遮拦,猜忌编撰的。只是所有的评论,结束的都很一致:“哎,反正俩人没孩子”或者“哎,苦了孩子”。就好像两个人貌合神离甚至争执不休,亦或见面不语的过日子,孩子就会一样。我们不懂别人家的难,我们也管不住自己嘴巴的贱。
多少企图挽回另一伴的人,用孩子当武器。多少离婚中的人,用孩子作令牌。袁巴元说自己的前妻为了自己的开心,可以不管孩子。(暂且不说其真假,也不说和其他男人开房这类事。因为倘若真如此而耽搁了孩子的某些事,确实不可取)
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妻子,但首先是一个女人,更大的前提,是个人。是个人为什么不能追求欲望的满足呢?
当然,建立在不负责任的之上的欲望满足,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没错,我说的就是王宝强和袁巴元拿“不管孩子”来说事儿的这种行为。
不管孩子,不顾及孩子?那么,什么才叫做顾及孩子呢?你老婆跟男人出去鬼混了没有在家陪孩子,你在外面认真工作,积极应酬,辛苦赚钱没有在家陪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只是爸爸妈妈都没有来陪他。对于你来说,是因为被戴了绿帽子咽不下这口气。没有哪个男人敢说自己对于被带绿帽子感到愤怒,因为说出来没人同情你,只会嘲笑你。只好通过一句:她只管自己,不顾孩子。来掩盖自己不能不抒的报复欲望。
可长点儿心吧,孩子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