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D/C)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右室心肌被脂肪浸润及纤维组织所替代,致使右室弥漫性扩张、室壁变薄变形、肌小梁排列紊乱、收缩运动减弱,发展到晚期可使左心室受累,最终导致右室或双室衰竭。其预后恶劣,年死亡率达2.5%,成人发病率为1:2000~1:5000。
ARVD/C患者心电图表现:①心电图正常者40%~50%;②随着疾病的发展,右心室除极、复极均出现异常,并发生右室源性的室性心律失常;③随访6年,几乎所有患者都可以发现异常心电图表现,jaode等学者提出如室速发作6年之后心电图仍正常,可排除ARVD/C。
异常心电图表现包括QRS波异常、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S波上升支时限延长、Epsilon波(重要诊断标准)、T波倒置5类。
1.QRS波异常
(1)QRS波时限延长:最易出现在右胸导联,其中最常见V1导联QRS波时限延长>110ms,另一种方式,若V1、V2、V3导联的QRS波时限之和与V4或V5或V6导联的QRS波时限比值>1.2/1.5,则也有诊断价值。
(2)QRS破碎波(f-QRS):其意义:①是存在心肌瘢痕的重要证据;②复发性室速、室颤,甚至猝死的重要预测指标;心电图如图1所示。
病例1:34岁ARVD/C患者;心电图:窦性心律,下壁(Ⅱ、Ⅲ、aVF)、侧壁(Ⅰ、aVL、V5~V6)aVR导联可见f-QRS(图2)。
病例2:36岁ARVD/C患者表现为室速,下壁和侧壁导联(Ⅱ、Ⅲ、aVF、aVL、Ⅰ、V6)可见f-QRS(图3)。
2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阻滞
发生机制是:室内传导阻滞(浦肯野纤维末端传导延迟),而非束支病变,心电图如图4所示。
3.S波上升支时限延长
这类心电图异常在不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ARVD/C患者中发生率为91%~95%;无RBBB情况下,V1、V2或V3导联S波最低点到QRS波终末(包括R')时限≥55ms。
ARVD/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S波比较:44岁女性ARVD/C患者,S波上升支时限延长72ms(A);44岁健康对照组为38ms(B)(图5)。
4.Epsilon波(重要诊断标准)
(1)定义:QRS波末尾和ST段起始处之间可重复出现的不规则小波;
(2)特点:①右胸导联最清楚,尤其是V1;②呈低振幅、持续几十毫秒;③多数表现为向上小棘样,被称为小棘波(图A),偶呈凹缺状(图B);
(3)机制:右室部分激动延迟导致的低振幅电位;
(4)发生率:30%。
病例1:ARVD/C患者,心电图V1~V3导联T波倒置,V1导联可见Epsilon波(A);ARVD/C患者心电图(50mm/sec,20mm/mV),V1、V2导联可见Epsilon在QRS波后基线上呈凹缺状(B)(图6)。
Arnon Adler等报道运动试验可以显露无症状ARVD/C患者的Epsilon波,以下为1例19岁无症状ARVD/C患者心电图,静息时无Epsilon波,运动试验诱发Epsilon波(图7)。
5右胸导联T波倒置
(1)发生率:50%的室速患者存在T波倒置;
(2)意义:T波倒置程度与右室扩大程度相关。
2011年张澍等医生报道T波倒置在V1~V6导联、下壁导联的延伸分布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如下图局部病变者表现为V1导联T波倒置(左);弥漫性病变者表现为Ⅱ、Ⅲ、aVF、V1~V3导联T波倒置(右)(图8)。
6其他心电图表现
Danielle E Burghouwt等报道了缓慢型心律失常可以作为ARVD/C的首发症状,1例ARVC患者13岁首次就诊时,Holter记录到:A图:I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B图: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C图:窦性停搏(图9)。患者17岁再次就诊时,Holter记录到:窦性心律,54次/分,电轴右偏,PR间期164ms,QRS波群时限93ms,QTs348ms;无Epsilon波,V1、V2导联T波倒置(粗箭头)、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细箭头)(图10)。38岁就诊时已确诊为ARVD/C患者,V1~V6导联T波倒置(持续性单形性室速的一段,250次/分),伴左束支图形(图11)。
总之,ARVD/C患者除易伴发室速、室早外,常出现多源的、持续性、单形性右室起源的室速或室早型缓慢性室性心律失常。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教育培训课程
主讲:张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