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周知,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或很难脱离与其他人的链接生存,这种连接感与人所需的存在感似乎有种必然的联系。这迫使我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算是朋友?在我们没把这一概念搞清楚时,我们始终会被这种含混的定义困扰。
1、
先看看百度百科对于朋友的定义:朋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互相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为知己。
其实这个定义已经很完善了,很符合大众对于朋友的定义与标准,但这个概念实在太过理想化,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不大。如同寻找一个黄金分割比的人像,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这么一个完美的人。
于是我们可以降低标准,只需提取关键字就好:都认可的认知模式、相互尊重、持久的关系。
2、
在此基础上,我给出的优化定义如下:朋友之间不一定互相认可对方的认知模式,但要互相尊重,并从某种角度可以达成互相欣赏,彼此可以持续情感投资。
有了这个定义做指导,可以减去不必要的情绪内耗,让我们更有精力去做更高产出的事,而不是一味地纠结。
只要符合上述的朋友,我们必然需要主动维系,心存感激并对他们保持欣赏,时不时主动联系。
对于非朋友的无视,我们也不必懊恼——同样无视就好,因为我们不需要从他身上索取存在感;对于非朋友的感激,一个观点或其他事只要有反对的声音,就说明其有突破别人认知范围的可能性,值得深入探寻。
3、
朋友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概念,对于物质层面上,也可以延伸出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伙伴。类似于合作伙伴,我们要思考如何与他们建立合作,打开互利共赢的局面。
当然,朋友与伙伴可以互相渗透,可以有部分重叠,但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与精神交流趋于极致的知己有过多物质来往,这代表对朋友的珍视。
还有一个社交概念——弱关系,有一段论述表明一个人的圈子和行走范围的大小,很大程度与弱关系有关。要想拓展这种关系,只能靠主动外交,尝试与不同的圈子链接,去认识优秀的陌生人,这对打破认知边界很有效。
4、
其实无论是朋友、伙伴还是弱关系,有底线、有原则的付出才是关键。而且这种付出要有一种“决绝”的意识,即付出不求回报,把他人的回报当作额外赠送。把这样的意识植入你的大脑操作系统中,不仅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实在,值得深交,而且你常常会感到惊喜和满足。
5、
柯林斯说:在成功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我说:在成功时,伙伴与弱关系会接踵而至;在患难时,我们会更珍视朋友和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