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写一个说书稿,需要搜集一些实验资料,当我在百度上输入“被试者”,看到以下结果:
看到这样的描述,总感觉有些不舒服,具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却说不清楚。直到我看到了《心理学写作简明指南》这本书上的一段文字:
当我们研究人的行为时,必须用文字语言描述实验参与者、学生、客户、案例,甚至整个文化或种族群体。无论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中的一员出现,我们都必须注意自己提及他人的方式。但凡写作中涉及群体的,学生和研究者都应该:
避免对他人笔下的人抱持贬低性的态度或有偏见的假设。应该避免可能暗含基于性别、性倾向、种族、民族、伤残或年龄而对他人有偏见的表述。科学写作中不应该含有对研究群体的任何暗示性或不相关的评价。
不要给人贴便签:人就是人,不是什么物体;我们将参与研究的人称为参与者,而非被试(在心理学研究中,只有动物才被称为“被试”;不过,在1994年以前,这个术语也曾被用来描述人。)当你在论文中提及或描述他人的时候,必须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把他们看做独特的个体,而非仅仅是研究对象。
……
认可参与者的参与:对于参与者来说,参加任何一个研究调查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作为写作者兼研究者,你需要对你的研究付出努力的参与者表示感谢。你不仅有责任亲自感谢他们的参与,你还必须在写作中承认他们的贡献。绝不要没有人情味地称呼他们为“被试”,而是选用一些中性的或积极的描述词,例如“参与者”、“调查对象”、“学生”、“个体”,等等。
在心理学写作中,经常会涉及到描述一些实验情况,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实验参与者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客观地称为被试者也实属正常。就像作者文中所说,在1994年以前,“被试者”的称谓很常见。
一如20世纪60年代中,米尔格拉姆在他的电击实验中得出结论:人类残害同类,未必是先受攻击或侵犯。在试验中,排除了被试因盛怒失去理智而下毒手的可能。这些被试性情温和、奉公守法、疼爱子女、家庭美满,且都没有不良嗜好。(注释1)
他的结论描述,也像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一样,让人感觉冰冷,忽略了对参与者的尊重。
而“被试者”到“实验参与者”,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是人性的体现。
为此,我特地检索了非常喜欢的《怪诞行为学》一书,在全书中未出现“被试者”,作者在众多的实验描述中,全部使用的是“参与者”一词,这是人性的进步,也是我喜欢这位行为心理学家的原因之一。(注释1)
带有偏见的描述会引起读者的抵触,特别是所描述的群体正是他所在的群体时。比如在用“老年人”这样的描述时,可能引起老年读者的抵触,而换做“上了年纪的人”或者“上了年纪的男人”则要好很多。(注释3)
一个小小的细节,体现的是尊重和人性。
年前接的写说书稿的项目,写稿过程中没有对用词进行校对,看到此段,吓得我赶紧去把稿子核对了一遍。
比如第一次写的这一段:
作者在校园酒吧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两杯百威啤酒,分别标记为百威啤酒和麻省理工特酿,所谓麻省理工特酿只是加了几滴香醋,但事先不做说明。他让被试者品尝之后做选择,如果再来一杯,是要普通百威还是麻省理工特酿?
我把稿子总出现的“被试者”全部换成了“参与者”。同时,把“使用参与者,而非被试者”一条加入了写作注意事项清单中。
一个小小的改动,让我理解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也可以体现出写作者的尊重。
【注释】
1. 参考自2007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第二章“电醒人心米尔格拉姆与服权威”。
2. 参考《怪诞行为学》,2008年10月,中信出版社出版。
3. 参考《心理学写作简明指南》第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