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员工,你在公司会议上,要求发言,当时紧张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当然也不会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妈妈,被要求在家长会上分享教育经验,洋洋洒洒准备了十几页的内容,到了现场看到几十个家长后,紧张到念稿子都是颤音。
作为一名主管,终于有机会给董事长汇报工作,结果因为紧张导致大脑空白,当然董事长也不会很满意这名主管的工作展现。
作为一名公司创始人,给公司的产品做发布会,结果现场的气氛连记着都觉得尴尬,当然媒体之后的报道也不会好到哪里。
^……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当中都会面临当众讲话的情形,可以说,演讲能力练成后基本上在哪儿都能用上。从大处讲,演讲是一个能改变命运的能力,从小处讲,演讲能力练好后就连日常跟伴侣吵架赢得概率都会增加。
一、锻炼平衡心态法
马克吐温说过:这世上只有两种演讲者,一种是紧张的,一种是假装不紧张的。
美国喜剧演员Jerry Seinfeld,也就是情景喜剧《宋飞正传》的男主角,他有一次说,统计表明:人们最害怕的事儿就是当众讲话;第二害怕的才是死亡。所以参加葬礼的时候,躺在棺材里要比站在那里致悼词舒服得多。
关于演讲恐惧症,首先,好消息是:所有的人都害怕当中讲话,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不要一味只有你自己没用。
坏消息是:有些人害怕,但没那么害怕,至少没有你那么坏怕。
但还有一个好消息:那些演讲能力特别强的人,包括人类历史上最擅长演讲的,比如丘吉尔、希特勒、马克吐温、乔布斯等等,这些人原来也都是特别害怕演讲的,即使是后来他们把自己锻炼成了公认的优秀演讲家,他们上台前也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紧张,一种是非常紧张。
练成和没有练成的唯一区别是:练成之前,上太紧张得整个人完全失控;练成之后,上台还是一样紧张,但是基本上可控。
二、万全练习准备法
经常会有不靠谱的专家说,你众讲话的时候,如果感到紧张,可以想象观众都是裸体的,于是你就不紧张了。这种所谓的窍门你千万别信。
当众讲话作为一项技能,就如同学习游泳样,都是需要到真实场景中去练习的,例如学习游泳就是到水里去练。你躺在床上,趴在床上把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的动作全练熟了,并且想象床单就是水,真到了水里一样会淹死。
刚开始时就一个人练习,用手机录下来,然后回放,把有问题的地方做修订,继续再来录第二遍,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如果自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找机会讲给别人听,再聆听别人给我们的反馈,继续做修订,循环往复,一直到他人的反馈让自己满意为止。
三、提前释放能量法
人们上台紧张是因为基因的本能反应,试想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看到一大群人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会发生什么情况?估计是要被他们吃掉了,那么这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逃跑,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大脑的血液会流向四肢,所以你上台会有感觉大脑缺氧处于空白状态,而四肢却抖动得很厉害。
下面四种方式可以让你提前把集聚在四肢的能量提前释放掉:
l提前到场。我一般的习惯是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先适应下环境,制造自己的主场优势。
l肢体放松。可以做全身放松运动,例如蹦跳。
l正念冥想。要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在台上游刃有余表达的场景。
l仪式感。为自己制造一些培训的仪式感,让自己更能进入状态,例如手里拿一个东西之类,我自己则是通过更换套装实现仪式感。
四、连接友善听众法
假设你是一个原始人,你出去打猎,你是会更加留意哪类信息?A、花花草草B、猛兽
当然会不约而同选择B,如果选A的原始人估计早已被野兽灭掉了,基因也就没法遗传下来。
人都是有点悲观,我们在陌生的场合更会本能的去留意那些不好的事物。
在培训时,要多关注美好的事物,找到面善的学员,用眼神交流。
五、锻炼口腔记忆法
人的肌肉是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例如我们在键盘上打字、弹钢琴、弹吉他等,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足够长,其实是不用经过太多大脑思考的。肌肉会轻松把我们带到那个地方。对于口腔同样如此。
能够形成口腔记忆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l时间。每天半小时,三个月会能看到明显的提升。
l刻意。要做专项训练,例如绕口令之类的练习。
l强度。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要不断突破。
六、“仰巴脚效应”法
仰巴脚效应在心理学上也称为出丑效应,即一个优秀的人如果适当的犯点小错误,不仅不会让人们对他的印象变差,反而会成为他有趣的一点,让人们更喜欢他。
如果真的是因为紧张而在台上犯错,你也不用太懊恼,说不定因为你的犯错会得到更多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