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秋,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光绪驾崩,得年37岁。
1908年秋,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慈禧殡天,享年72岁。
两日之间,大清朝两位实权人物相继去世。慈禧可谓寿享天年,但光绪正值壮年便龙驭上宾,这是巧合,还是阴谋?
清德宗载湉,又称光绪帝,爱新觉罗氏,年号“光绪”。其父为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生母那拉氏为慈禧太后之妹。因穆宗(同治帝)为文宗(咸丰帝)独子,又早死无后,慈禧太后便以和自己血缘最近的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名义上继承咸丰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
光绪于四岁即位,因其年幼未经事,且当时大清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两宫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接受王公大臣所请,依《太后垂帘章程》十一条,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驾崩,慈禧太后独自垂帘听政。从此,光绪终其一生便陷入了慈禧的控制。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帝已十八岁(虚岁),而在达到他这个年龄之前,包括同治帝在内的幼年继位的清帝均已完成大婚并亲政。大婚是帝王亲政的重要象征。但慈禧太后找诸多借口将光绪婚期一拖再拖。面对朝臣的苦苦请求,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癸酉,清廷如期举行大婚典礼。但皇后是由慈禧指定为慈禧的侄女亦是光绪帝的表姐叶赫那拉氏。
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己卯,慈禧太后正式归政,宣告十九岁的光绪帝亲政。但慈禧与礼亲王领班军机大臣世铎联合上演了一出“挽留慈禧训政”的苦情戏,不需垂帘亦无须议政王引见大臣,实际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战败。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光绪是最后一位统治台湾的清朝君主。
自甲午战败后,光绪帝锐意变法革新,“不做亡国之君”。在慈禧的默许下,于1898年起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新政,并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四军卿架空原有的军机大臣,但受到保守派的反对。1898年6月10日,光绪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国是诏》,送呈慈禧审查,得到批准,于6月11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颁布《明定国是诏》,表明变革决心,百日维新由此开始。
随着变法的深入,光绪与慈禧两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逐渐显现。更因为激进的变法措施,使得慈禧担心当初约定的“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受到破坏。6月15日,也就是戊戌变法进入到第5日,慈禧要求光绪连下三道上谕:一、下令免去帝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职务,逐回原籍;二,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三,任命慈禧亲信荣禄出任直隶总督,掌握大权。从6月16日到24日,慈禧又要求光绪任命崇礼为步军统领,怀塔布掌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及鸟枪营,刚毅掌管健锐营,光绪并无军事大权。
帝后的分道扬镳在所难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8、9月间,由于变法操之过急,坊间盛传慈禧太后有以借“天津阅兵”废弑光绪帝的阴谋。光绪不远变法就此失败,也不愿继续做慈禧的傀儡,接受康有为建议,命谭嗣同于9月18日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透露慈禧联同荣禄,要废除光绪;并说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住的颐和园。
但袁世凯毕竟深经世事,他清楚知道权柄在谁手里。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八月初四)傍晚,慈禧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大内。光绪帝自是日起迁居瀛台。
9月20日(八月初五)凌晨,康有为携仆人李唐离京。光绪皇帝第三次召见袁世凯,之后袁回天津。
9月21日(八月初六)凌晨,慈禧太后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率卫队软禁光绪帝于中南海涵元殿,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然后下诏慈禧训政。
9月24日(八月初九),刚毅奉慈禧谕令开始搜捕四军机章京等变法份子。杨锐、林旭当日被捕。刘光第投案自首。杨深秀因诘问慈禧太后为何罢黜光绪帝,在闻喜会馆住处被捕。
9月25日(八月初十),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
戊戌政变落下帷幕。光绪也从此杳无消息,直至驾崩。
但处于年富力强年纪的光绪为何突然暴毙,且恰恰死在慈禧去世前一天?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慈禧。
长期陪侍光绪皇帝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恽毓鼎主要工作是记录光绪的起居言行。在清朝灭亡以前,即宣统三年四月他已写成《崇陵传信录》,这是光绪帝的一本传记。其中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寿,起居注官应侍班,先集于来薰风门外,上步行自南海来,入德昌门,门罅未阖,侍班官窥见上正扶奄肩,以两足起落作势舒筋骨,为拜跪计。须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侍班。’上闻之大恸。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
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生日,光绪率领百官前往慈禧处探病与请安,从南海步行到德昌门,恽毓鼎随从侍班,皇帝扶着太监的肩头,作身体起落的活动,以舒筋骨,可见身体尚健康正常,但太后不愿与皇帝见面,传谕竟说:光绪已有病卧床,不必再见面了。光绪听了大概很吃惊,话中已包含杀机。
但除了慈禧,也有人把矛头指向了袁世凯以及大太监李莲英。因袁世凯高密导致自己被幽禁,光绪帝十分痛恨袁世凯,日日在纸上写项城二字(袁世凯是项城人),然后将其撕毁。慈禧一死,光绪必然掌权,那时袁世凯下场可想而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溥仪从战犯变成了平民,写了一本《我的前半生》,其中说:“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
而曾经陪侍慈禧太后、在宫中生活多年的德龄在《瀛台泣血记》中写道:“万恶的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经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发生问题了,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不如还让自己先下手为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据德龄所述,光绪之死,就是在慈禧同意下李莲英下毒所致。德龄对慈禧很有好感,书中很多处赞扬慈禧。但德龄还是说:“我竭力袒护老佛爷,可是对于她之经常虐待光绪,以及她谋害光绪性命的事,我却无法替她找出丝毫藉口。”
除此之外,也有人说光绪因本身体质差,得病而死。
史学界关于光绪帝死因一直未有共议,直至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到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采访 ,得知 1980年曾对清光绪帝及清隆裕皇后所葬崇陵棺椁 (于 20世纪 30年代末期被盗 )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 ,而光绪帝、隆裕皇后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 ,在清西陵管理处库房保存至今 ,经与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专家初步研讨之后 ,征得河北省文物局和保定市文物管理部门及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同意 ,将多根 (两小缕 )清光绪帝头发送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 29室进行测试。
下面便是测试报告:
本课题在不能开棺直验且时隔久远、检材条件很差等不利因素困扰下 ,由光绪帝发砷研究入手 ,通过对其头发不同截段砷含量的异常分布情况的分析验证 ,发现并证实了导致其违背常规的砷元素分布的特殊原因 ,即光绪帝头发上的高含量砷并非为慢性中毒自然代谢产生 ,而是来自于外部沾染。通过对其遗骨表面砷元素的检测和对其殡葬衣物被侵蚀的规律以及衣物上砷元素含量的分布情况分析 ,进一步证实了光绪帝的腐败尸体是砷元素污染的唯一来源。由砷种态分析得知 ,光绪帝遗骨、头发、衣物中高含量的砷化合物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 ,即砒霜 ;经过科学测算 ,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因此 ,研究结论为 : 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