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溪参加婚礼已经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也说明了,我很少回家。 家在沙溪,人在异乡。
今年十月,又回到家乡,感受了沙溪的婚礼,和印象中的习俗有了一些变化,一些习俗被简化,一些习俗得以延续。
就从 10月4日这天开始说起吧,这天恰好是农历的十五,家里是不能杀生的。于是,在农历十三这天,全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杀猪、宰鸡、宰鸭、剖鱼,凡是有生命的都要提前完成。
下午4:50,我们到沙溪,婚礼待客用的猪正在处理中。刚进门就赶上了吃生皮,猪肉中最嫩的五花肉,也就是肚皮肉,大伙在刚被火烧过的猪肉旁边吃了起来。肉被切成小块,据说切块的肉要有一定的厚度,配上的佐料是家里自个儿炖的梅子,简称炖梅。大理白族大多的家里都会备。
我当然不甘落后,也跟着野蛮生长,拿起筷子就滴溜溜的吃了起来。
10月4日,婚礼头天,清晨8:00,村里亲戚邻居都过来帮忙,大伙还从各自家里带来工具,从桌椅板凳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你家带盆,我家带凳子,她家带碗,仿佛说好了似的。农村客事,都要在家里招待客人,大家一起动手,丰衣足食。帮厨的,洗碗的,端菜的,各自发挥自己强项。邻里乡亲,在这时刻都把别人家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
结婚头天,还要贴对联,写对联的一般都是村里有名望的老者或者书法好的年轻人。剑川是文献名邦,沙溪这个鱼米之乡更是人才辈出,我惊喜地看到一本《沙溪民间楹联选》躺在桌子上。 对联这种中华民族文学的特殊艺术品种在剑川得以淋漓尽致的凸显它的魅力,在沙溪,“无联便无节,无联便无事”并非虚夸,红白二事、起房盖屋竖柱上梁,甚至孩子满月都要贴对联一吐为快。这也是白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10月5日,因侄儿娶的媳妇是外地的,所以就少了许多迎亲哭嫁等理数。但是供奉本主等仪式是不可免除的。中午10:00,由村里年长的老者、年轻人以及小孩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奔向本主庙。带上煮熟的猪头、猪肝等供品。到本主庙后,先由新郎新娘的长辈们按辈分先后向本主下跪磕头,再轮到新娘新郎跪拜,祈求一队新人幸福平安,家庭和睦。仪式结束后就放鞭炮,然后在庙宇前开始吃带来的供品,据说吃完供品一年都会幸福平安。
中午1:00,村里的舞蹈队身着鲜艳的白族服装化了彩妆,一个个美如仙子前来祝贺,并翩翩起舞,有名的《心肝肺》、《霸王鞭》《打跳》等舞蹈是必须要跳的。旁边的看客们也经不住诱惑,会翩翩起舞加入其中。
乐过了,接着就是吃饭。桌上摆的是六碗四碟,也就是十个菜,八人一桌。我印象中以前是八个菜,也叫八大碗。红心肉保留到了现在,小时候去做客,吃不完的红心肉会用筷子穿成一串带回家去吃,现在好像没有人会这么干了。以前还有“压饭”的习俗,就是主人家会安排几个帮厨的青年人,趁客人不注意往客人的碗里添饭,有的还会在饭里埋上几块红肉,被“压饭”的客人得无奈的把碗里的饭吃完。大家乐呵呵的,一阵阵笑声会响彻整个院落。
晚上,客人会陆续离开,一部分年轻人会留下来“闹洞房”。外面“听房”的年轻人会往新房里熏辣椒等,目的就是让新郎给“红包”。这天我们的胜利品是五十大洋,十个人进行分享。参加婚礼仪式,小赚一笔。以前的仪式中,晚上也是热闹非凡。新媳妇要给长辈敬酒,长辈们要给见面礼。现在很多婚礼都简化了。
心底还是有些小遗憾,或许是对小时的怀念,或许是对仪式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