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需要深度思考的是人

    学生问我,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很发达了,是不是就不需要老师了。我让学生说说老师曾经给过他们的帮助,尽量说点机器人不能做到的。 学生1:老师在厕所给我过卫生纸。 学生2:我寒假作业...

  • 学校里为什么不教学生如何挣钱?

    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学生知道,老师们的工资水平其实不高,老师们也会为了晋级涨工资弄得各种不开心,可能就不会问老师这个问题了。 学校本身不是为了让学生挣...

  • 享受霹雳吧啦的打字声

    2025年,我很少写东西了。或者说,很少公开写东西了,很多东西写出来主要是为了滋养一下自己。让自己的思路清晰,让自己的心情舒畅,让自己有一点点成就感。 写文章的时候,让我能够...

  • 可爱的可怕的智能

    最近使用人工智能比较多,简直是又爱又恨的。 首先,办公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很多应付的材料,都是直接复制一个题目,让人工智能自己写,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一是没有人,二是没有人...

  • 学生向校长告我状

    下午课代表报暮省本到我办公室,一看,不到一半。 我来到教室:同学们还有要交暮省本的吗? 没有一个同学回应 我再问:还有吗?没有的话我要发名单到群里了哦。 还是没有一个同学回应...

  • 班主任被辞去了

    班主任工作今天被废除啦。这是我这工作十六年来,第一次有校长跟我说这样的话。 本来仅仅是德育工作,感觉力不从心,后来没有想到班主任工作也一并被拿掉。我十分不理解。 1-2年级:...

  • 集体教研

    学校与兄弟学校集体教研,本校因为班级少就不再组织教研了。问题是,人家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公开的,自己在人家的群里就是一个累赘。现在想想很多问题确实是不方便的。人家如何考试,如...

  • 学生征文

    学校收到征文通知,为了不让工作落下,安排学生写作文章。学生修改,班级提交,学校只推荐了一篇。看到推荐的数量,我才知道原来文章是有数量的限制的。看看被选上的几篇人工智能写的文章...

  • 围绕课题,打造名片2024-09-18

    现在要围绕自己的课题展开研究,千万不能够一下求全。这样很可能让自己找不到自己的精进目标。要围绕一个概念点展开研究,通过关键教育事件的方式展开写作。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就可以...

  • 让文字流淌

    是的,先要着急写发表的文章。先用文字去解决目前的很多烦恼。我学会了建立模型,也学会了迁移使用,但是呢,我却忘记了使用文字跟自己对话。此前,我曾经迷茫,是文字让我逐渐找到了本心...

  • 差一点就弄丢了自己

    此前,我喜欢写作文章。写问题,写原因,写方法。后来,我开始接受了一些理论学习以后,逐渐意识到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应该写更加高大上的论文,这样会好一点。可是我也慢慢意识到,虽然...

  • 做了哪些事情,开学第一天竟如此顺利?

    昨天朋友圈感慨:为何对开学这样淡定了呢?是因为我老了吗?有朋友回复:“是因为经验多了,能应对了吧”。 又是一个开学日,不想和之前一样:开学第一天就像打仗一样混乱、疲惫。于是,...

  • 开工大吉!

    昨天结束了奶蜜盐共读指导师的结业典礼,我还作为代表发言,很是荣幸。我把发言稿整理出来发到几个群里,获得很多点赞和鼓励,这也极大地拉满了我的情绪价值。 我昨天数了数,这个暑假收...

  • 120
    又一次赶车

    我赶车的故事差不多能出本书了! 这是今天坐上高铁又搞定后续车票终于松了口气时想到的。跑起来气喘吁吁、精疲力尽的,想起来感觉很好玩,又创造了一个可以被朋友们茶余饭后闲谈的笑话。...

  • 走进生活,触摸心灵:歌词创作的采风之旅

    在安静的学习时光中,刘欢老师那首深情的《人间道》悄然响起,其中那一段“我要走穿这条命去看雪兰花,我要、、、我要、、、”的旋律,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心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赵雷那...

  • 看看别人的毕业论文

    外出交流,遇到了两位同样喜欢写作的老师。 一位老师说,我们可以多看看别人的毕业论文。这几天一直在念想这个问题,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花很长时间做文献综述,同...

  • 刷题能培养学生的素养么?

    刷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思考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刷题来促进这些能力的提升。以下是关于刷题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具体分析: 一、 刷题与培养思考能力...

  • 对诗歌

    致孙老师 悉心写诗又四篇,思考每一天。关心教育发展,学生念心间。 悼屈原,致高考,致开元。和平盛世,人才辈出,一往无前。 答宋老师: 即兴胡诌又四篇,蹉跎每一天。无奈教育内卷...

  • 慢慢理解“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智慧与青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课本上的大道理,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次,顶多应付一下考试。生活中,必须吃亏碰墙,才会有所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理头碰壁。...

  • 上春山

    课间空和学生一起玩,我打开了一个《上春山》,看同学们是否喜欢。 快乐的节奏,喜庆的手势舞,简单的旋律,同学们马上就开始手舞足蹈地唱起来。同学们坐着,但是特别开心。 有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