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120
    日本行03——怎么买机票?

    机票和酒店是占出游成本的最大部分。对于自由行来说,需要自己购买机票,这时就需要随关注机票信息。要记住,你是一个人在战斗。 那么,买机票都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呢?就我有限的并不成功...

  • 120
    日本行02——地点选择篇

    和海岛游需要选岛一样,城市游也需要选择去哪个区域,哪个城市。最不推荐的游玩方式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走遍,这样只能走马观花,各地都打了卡,却哪里都没玩好。 自由行还是圈定在一...

  • 120
    我们为什么拍不出日本的《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

    记得前几年翻拍《深夜食堂》,一碗老坛酸菜牛肉面,竟然要去饭馆里点,还一副陶醉的神情仿佛那是世间美味,也是尴尬了整个屏幕。 我以为那些编剧可以收手了,认真想想为啥日本的《深夜食...

  • 120
    日本行01——为什么要去日本?

    日本距离北京很近,飞行时间在3个小时之内。可能正是因为距离近,所以一直没有把它列为要去的清单里面。小时候,对日本有很大的偏见。那时大人一说“日本鬼子”,都会吓得冷汗直流。因为...

  • 120
    出发,回老家!

    今年十一,孩子第二次回老家。 十月是家乡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田地、玉米地,满树的海棠果,还有秋天才收获的晚豆角、晚黄瓜,一片绿油油的白菜田。 我喜欢家乡,也希望让孩子...

  • 120
    洗澡

    第一次去公共浴室,是初一。浴室就开在校园里。 初中开始住校,过集体生活,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本以为住在学校里就可以每天放学跳皮筋一直跳到天黑的我,伤心地学会了一个新词——晚自习...

  • 120
    我们每天乐此不疲地关注同一个话题,就好像我们能一直活着一样

    昨天,北京下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 雨来得不疾不徐,淅淅沥沥,却一点都不觉寒冷。下午去朗园Vintage参加读库的年会,路上的人们打着雨伞,树叶偶尔会在伞边掉落。红色的枫叶落...

  • 120
    一个时代过去了

    上高中时,同桌是个武侠迷。他是通校生,每天下晚自习后回家。这使得他拥有了我们住校生所没有的便利,可以去租书屋租书。 班里的男生大都喜欢看武侠,每天由他去租书屋租一书包书,看完...

  • 浓浓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流露着自然随性。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美好的一天~

  • 浓浓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流露着自然随性。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美好的一天~

    逛菜市场

    菜市场是我最喜欢逛的地方之一。对我来说,那是充满了生活味和烟火气的地方。 逛菜市场一定要早上,七八点钟最佳。这个时候,商家刚刚把凌晨新批发来的新鲜的菜上架,有时候,大货车上的...

  • 120
    逛菜市场

    菜市场是我最喜欢逛的地方之一。对我来说,那是充满了生活味和烟火气的地方。 逛菜市场一定要早上,七八点钟最佳。这个时候,商家刚刚把凌晨新批发来的新鲜的菜上架,有时候,大货车上的...

  • 120
    写硕士毕业论文的那段日子

    又是一年十月,陆续有同学开始忙论文开题的事了。想想自己在写论文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心态变化,很想记录下来,为那段充实而又充满焦虑的时光。 任何事情,都是经历的时候觉得太苦了,似乎...

  • 120
    什么叫真正的阅读

    昨天睡前重读了一会儿毛姆的文章,他在那篇文章中讲了阅读这件事。 更准确地说,他讲的是什么才叫真正的阅读。 他在书中说: 我想要指明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应当是享受的。当然,为了应...

  • 还要看翻译者,好多好书被翻译的不知所云

  • 外国文学,就是上海译文、译林、人民文学这几家首选,广西师大的一些书也可以,其他的实在不敢恭维。学术著作,那就是商务馆和三联为佳了。其余专业书籍,也是各社有各社的特点。还有个定律,装帧不行的书,基本也甭指望质量有多好了。

  • 上海译文出版社没毛病,我觉得作者只是通过举这一本书说一下现象,990多字还排一页难道不该说吗?

  • 中信,花城,上海译文,甲骨文,貌似我比较青睐这几个出版社的书,只是在jd上买的中信书要比实体店里的薄很多,看了楼主的文章,证实了我的疑问。

  • 其实,对于译作的阅读而言,首要选择的不是出版社,而是译作者!

    就出版社而言,编辑处理流程需要通过三审三校,主要把控出版内容(包括政治方向以及与出版需求相关的增删部分)和协助作者把控文法用字上的疏漏,但不得改变作者的风格。

    就出版角度的阅读而言,一本书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用纸的颜色厚薄质感、装帧设计都是关系到读者阅读体验的部分,因为读者不仅在用眼睛读书,也在用手和手指的皮肤读书。对于出版者而言,这是需要市场经验的事情,这也关系到成本和最初的市场定位。比如普及版和典藏版一定是不同的。例如,假如完全相同的内容书厚一些,价格高一些,读者甚至更愿意买,最终成了卖的不是书而是纸张。这种情况就叫做用手读书,属于市场现象的一种。

    看到你的文字觉得你这么想很好,说明中国大陆读者成长了,不会再以内容来满足阅读,对于阅读体验更增进了一层。

    看了一下当当买书号的版本,字距行距并不属于紧缩类型,可能字号大小的原因。

    一些出版社有自费出版和卖书号方式(两者本质不同),于是一些书商打着××出版公司、×社外编辑室的名义,承揽图书出版,其实是代理出版业务,例如紫图、博集天卷等,这些其实统统不是出版者(国家核准的出版社),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决定一本书是否能够出版,最终还是要真正的出版社来决定。

    趁着作者们普遍不懂出版法律和规则,误以为找出版社谈出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一些愚蠢的出版代理机构将网罗的作者作品提交给这些中间商,这些中间商再去找经常配合的真正的出版社看出版社是否愿意出版,当中变数极大!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简书作者出版不顺利以及被耍的原因。作者的代理人找的不是真正的出版社找的是二渠道书商,作者代理人自以为那些书商能买书号并自有发行渠道,并觉得操作过一些听说过名字的热销书,却不知出版社更愿意和作者直接打交道,储备作者资源。而书商掏钱自己出版,不仅被剥皮言重,而且不守信蒙骗出版社和作者,比如明明印了10万册说只印了6000,谁知道?!

    当当属于自费买书号出版方式,所以他想节省成本,于是本文作者所说的阅读不适的印刷品就这么出炉了。从长远看,劣质的纸质书的市场投放都是一种自掘坟墓的行为,加速了纸媒向电子阅读的转变,也许将来纸质版图书会成为奢侈品。

    如果只是考虑内容的话,译作者绝对是第一要素。

  • 120
    为什么买书要看出版社?因为不看,真的会被气死

    前天想要买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了解了几个译本,在蜗牛试读了一下。张谷若的上海译文版本在当当上搜不到。另两个比较知名的译本是董秋斯和宋兆霖的。 一般买外国文学类的书,我...

  • 120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如何读书,如何写

    两周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村上春树的这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我平时很喜欢读自传类书,尤其是喜欢的作家,因为一个作家的个人经历必然会在其作品中有所投射。了解了作者生平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