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是否要和“虚构”保持距离?

    先说个人观点,对我个人而言是的。这里的虚构是指虚构类文学作品。 我拿自己举个例子,我很早之前读儒家经典《大学》的时候,认为“修齐治平”真是泛着真理之光。 但直到现在看到别人(...

  • 痛苦,还是愉快

    我之前相信一些论断,比如“真正好的东西,都是逆人性的”,“牛人的宿命,就是一直苦着自个”,还有学习区理论也认为人在学习区会有不适。 但是关于芒格的这样的一段话却让我对此产生了...

  • TED 演讲为什么吸引人?

    TED 演讲总是很吸引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演讲导师 Chris Anderson 认为,TED 并非是一些人认为的“分享童年故事,挖掘个人秘密,然后再加号召性结尾”——...

  • 从食物链到精英和普通人

    我们说,在“后喻时代”,根本无法用年龄和代际作为描述人的坐标。 那么还有没有简单的划分人群的方法呢? 有的:“精英、普通人”。只不过划分“精英和普通人”的依据还是有所争议的。...

  • 基础比率与不连续性

    近几年,“不连续性”的概念很流行,大概是说,之前的总结的规律和经验不在适用于未来也不能预测未来了。 但是决策科学中有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叫做“基础比率(base rate)”,意...

  • 你的说法没有问题。但我还是有这样的一个推论:
    1、无论聪明如何定义,都应该包含“对事物本质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2、而信息过剩必然导致了,信息往娱乐化、浅薄化方向去演化,这有助于迎合人的情绪,但无助于人的思考;
    3、所以,虽然“聪明”可以有多种定义,但信息过程、信息的过度娱乐化,还是会对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也即约等于我所说的“聪明”,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食物链到精英和普通人

    我们说,在“后喻时代”,根本无法用年龄和代际作为描述人的坐标。 那么还有没有简单的划分人群的方法呢? 有的:“精英、普通人”。只不过划分“精英和普通人”的依据还是有所争议的。...

  • 主观时间和时光扭曲

    对于“主观时间”或许从心理学甚至物理学上也能阐释,但是我更愿意尝试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 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回答,答主提出了“时光扭曲”的概念,说的是“主观的时间流逝随着年龄...

  • 从食物链到精英和普通人

    我们说,在“后喻时代”,根本无法用年龄和代际作为描述人的坐标。 那么还有没有简单的划分人群的方法呢? 有的:“精英、普通人”。只不过划分“精英和普通人”的依据还是有所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