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我想讲的是孟尝君(因为他太傻了),他的名字叫做田文,有着很不错的家室,生活非常富足,因而地,这得以让他可以从容地招收接待从各地而来的宾客,而他养的士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鸡鸣狗盗”的故事。在这个事件里,他的三千门客中的两位老兄以模仿鸡叫的绝学和学狗叫偷盗的本事将孟尝君从秦国的软禁中拯救出来。虽然这个事件让我们领悟到了养门客的诸多好处以及即使卑微小人也有妙用的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应该是要养有用的贤士才是真正的“养士之道”,不能像孟尝君一样,门客中有东西的只是个别,其他的人没有真才实学,全是混子,所以我觉得名声很大的孟尝君实际上是称不上“贤能声誉”的,他“养士”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的齐国强盛,而是自身势力的扩张,以便更好地掌握齐国的大权。而他在政治外交上的手段也菜得一批,以一己的私怨,联合着多国部队数年伐秦,将齐国的国力消耗不少的同时,却未有给齐国带来了任何的好处。“近交”而又“远攻”,属实笨B操作,所以我觉得孟尝君就一铁憨憨,绝对是四公子中最呆的一个

  • 磐石易摧心难摧,脚下狂涛,腹内狂涛,壮志凌云入九霄。踏遍神州皆春色,一代天骄,历代天骄,笑看人间尽风骚。 ————天涯海角赋

    魏公子无忌之才,甚于齐之孟尝,楚之春申,赵之平原数倍。礼贤下士,各国名士趋之若鹜。窃符救赵,世人赞其侠义之风。邯郸大捷,秦国十年不敢犯魏。他是魏国最锋利的吴钩,他是江湖最厉害的百晓生,司马迁一身骄傲,却尊无忌为公子,列传中一百四十七处只称公子,无限唱叹,无限低徊,仰慕之情溢于言表。七步之才曹植与诗仙李白分别称其为“俊公子”与“贵公子”,赵孝成王更是推崇:“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一场胜战不会只是一个将军的奋战,还有千万士兵的团结;一个强国也不能只是一个国王的自我领导,还要有贤士的理智与筹谋。魏国离不开魏公子这样的贤士,魏公子也离不开侯嬴和朱亥这样的后盾。
    魏公子,仁而下士,不耻下交求贤若渴,谦恭有礼,有不顾个人安危救之与危难之中急人之困的义勇。信陵君祠堂内有副对联:“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慨慷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闻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如公子般善于纳谏,不居功自傲,居高位而为人谦虚、待人尊重,当今世上又有几人呢?

  • 君明臣贤固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了,那些盛世往往都是拥有一种这样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并不多见,几率甚小。而不完美的君臣关系更加常见。
    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可以说是给清朝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在三位伟大皇帝的治理下以及诸位大臣的辅佐,人民生活富足美好,社会稳定。之后呢?短短时间之后盛世却变成了火烧圆明园的耻辱。这也是君臣关系的原因了了吧。皇帝昏庸而贤臣也少,难得的贤臣却难以在官场立足。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他为了清朝强行拦下英国销到中国的大烟也就是鸦片,并且虎门销烟。而光绪帝为首的清政府因畏惧英国,在受到威胁后把林则徐驱逐开了。再后来就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也就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可见一种良好的君臣关系是可以让一个国家稳点繁荣昌盛的。
    16--蒋安阳

  • 16班李科君
    君臣遇合,说得好懂点就是对的时间碰到对的人,君明臣贤固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了,那些盛世往往都是拥有一种这样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并不多见,几率甚小。而不完美的君臣关系更加常见。
    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可以说是给清朝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在三位伟大皇帝的治理下以及诸位大臣的辅佐,人民生活富足美好,社会稳定。之后呢?短短时间之后盛世却变成了火烧圆明园的耻辱。这也是君臣关系的原因了了吧。皇帝昏庸而贤臣也少,难得的贤臣却难以在官场立足。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他为了清朝强行拦下英国销到中国的大烟也就是鸦片,并且虎门销烟。而光绪帝为首的清政府因畏惧英国,在受到威胁后把林则徐驱逐开了。再后来就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也就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可见一种良好的君臣关系是可以让一个国家稳点繁荣昌盛的。
    1

  • 《屈贾》:才华与胸襟

    苏轼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你对此有何看法?你认为才华和胸襟有什么关系? 要求: 一、采用“观点+结合史记原文+类比或对比材料分析+结论”; 二、60...

  • 16 李科君
    才华与胸襟
      屈原,贾生两位被司马迁编到同一列传的时代史诗,他们有着看似近乎一样的生平,单事实上可能并不一样。
      屈原,有着非凡的见识、学问、才华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每当朝廷有什么大事怀王都与屈原磋商,屈原也一心一意地辅佐着怀王,这时候的屈原和怀王可以说是贤臣明君的绝配,但本是千古佳话的屈原的转折出现了。上官大夫想在屈原的稿件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时,屈原因为太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稿件已经完美,不愿外借,使上官大夫有了可趁之机,本就嫉妒屈原的才华想要把他赶出朝廷,上官大夫自然不会放弃这机会,直接向怀王举报屈原的过错,怀王听了自然就疏远了屈原,在这件事上,我认为屈原在从政上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处理同事关系很不恰当。但是,怀王作为一个君主,刚听了上官大夫的话就疏远屈原,显然还是牵强了一点,从这里应该可以推断屈原在为官的时候并不是做事尽善尽美,至少在朝廷为人处事的方面有着很大的问题,也可能屈原是一个自大的人,博学广识的他自大也说得过去,只是后来这件事成了屈原政治生涯结束的导火索,但他确实有很大的抱负,在失去了君主后,没了依附的他选择了跳江自尽。
    屈原给我的映象除了《离骚》,端午节和他那算不上宽广的胸襟就没有什么了,我甚至为司马迁没有完整地记述屈原的完整生平。
    屈原是个贤臣不假,但绝对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用节日纪念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屈贾》:才华与胸襟

    苏轼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你对此有何看法?你认为才华和胸襟有什么关系? 要求: 一、采用“观点+结合史记原文+类比或对比材料分析+结论”; 二、60...

  •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国家的文化,日本可以用“菊”与“刀”来概括。“菊”是军皇主义,“刀”是武士道精神,中国大可用“儒”与道来概括,“儒”是五千年的正统家国思想,“道”是小群体的个人信仰。“儒”与“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激烈碰撞,撞出一个中国。
    生而为人,最开始接触的肯定是正统的儒家文化。诸如《三字经》,《论语》,都带有浓厚的儒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我们学会为人处世,敏而好学,待人接物等等。这种氛围加快人格的塑造。但要让人格提升就离不开道了。在屈原投河那段中,屈原是典型的儒家代表。渔父是道家代表,此刻是中华内部文化碰撞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组成部分。屈原说:“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父说:“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起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这就是两种思想,儒家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凡人的世俗使他们按部就班。道家思想: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无为而治,随波逐流,顺其自然 。
    儒与道就这样决定了两种人,但有些人在一生中能在这两种文化中转换。
    屈原若是在投江之前入道,他就会有两种选择周游列国,或是归隐山水。前者会使他在政治舞台上再放光芒!后者会使他在文学方面大放异彩。然而他并没有。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成功的。比如说元朝的黄公望 黄公望饱受儒家熏陶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经史二氏九流之学无不通晓”,但是直到二十三岁还只是一名小书吏,而且还被上司牵连,坐牢直到50岁,那时的他正像江边的屈原——走投无路。后来有人找他去继续当书吏他说不去了,我要去当道士。就这样,黄公望在暮年入道走向人生巅峰画出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称的《富春山居图》八十五岁长笑而逝。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脱脱离不了儒与道,儒与道在一次次碰撞中各取所长,互相成就,成了中国文化某一方面的两个代表。
    十六 文衡

  • 儒与道的碰撞
    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次思想的碰撞,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有各的主张,他们无数次思想上的碰撞,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儒与道两家了。
    儒家的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入世,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一代名臣,即使是屈原也不例外。刚刚入世的他,意气风发,多次升官。可正当他事业有成之时,他忽略了一件事,那边是人心险恶他被奸人所陷害,受怀王冷遇。可屈原心中的清高,来源与儒家一而再,再而三反思自己而造就的清高,令他不屑于与世俗的浑浊同流合污,因此,他只能默默地祈祷,愿怀王能够醒悟,愿怀王能看清他身边的人,愿怀王能重新信任他。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怀王死于他乡。屈原失去了他心中的希望,可他作为儒生的高洁、骄傲,仍没有改变,这令他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结果被新王流放。
    儒生有一种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屈原便是这样的人,他想用自己的忠心来打动自己的王,可他也知道,他做不到。因为王的身边有太多想诋毁他的人,可他仍然选择那样做,因为他内心的儒字始终影响着他。而在江滨之时,他遇到了一个与他完全相反的人——渔父。“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的无奈。而渔父呢,也给出了它的答案“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醉。”这就是一种与屈原的主张完全相反的主张——道。
    或许早就出现在了屈原的脑海中过,可他并没有接受,又或许是他想接受可内心又否定了这种与其初心完全相违背的思想,因此,他选择坚持自己的路,“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这是他内心的答案,这是他坚守的本真。
    其实,他们都没有错,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少,也正因为有他们,有他们思想的交流、碰撞,才能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国文明。
    —13 钱春林

  • 16 夏雪凤
    众所 周知,儒家与道家在某些事情面前,完全是在“唱反调”像彭老师今天上课时说的,道家是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而儒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我看来,屈原便是儒的代表,而他被贬后在长江之滨遇见的渔父,则是道的代表。
    屈原身在一个社会浑浊不清的时代,大概他也是知道的,在这样一个追名逐利,小人谗臣很多的时代,想保持他高洁的品行,并在这里平安生存是不大可能的,但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这样浑浊的社会中,努力保持着自身的高洁,却被小人诬陷,与君主疏远,一步步走向死亡。
    而鱼父见了屈原,是建议他“随波逐流”“推波助澜”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不要在意品行,知其不可,就不再强求。屈原知其不可偏要为之,使他最后难逃自沉汨罗以死的下场。
    屈原在那个时代,仍想着要保持自身高洁,“宁赴常九而葬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表现了他的决心。
    对于屈原,他为什么选择投江,却不听渔父的话呢?这样,他的一生应该不会如此不如意。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还是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劲儿,不论是什么,他的品行被司马迁记录下来,已留传千年,我倒是已经分辨不出,该说他智还是愚了。
    用彭老师的总结:司迁是“同情其志向,哭泣其为人,奇怪其选择,爽然于人生”。
    儒与道若要争个好坏,谁也说不清。

  • 16 安诗霖
    对于《史记》中屈原的不苟于世而愤然投江,渔父所持的随波逐流 哺糟啜醨的观点,我认为可以中和此二人。也就是说,在知其不可而强而为之的儒道和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的道家中,我们可以“去彼取此”地分拣一下双方的思想,即——为了安之若素而尽力为之。当然,这里的安之若素更有独善其身的意思。
    这个中和思想有同于“红桃皇后定律”。红桃皇后定律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红皇后为了刁难爱丽丝,告诉她,你要努力奔跑,并保持原地。放在屈原身上就是尽一切力量,守身之察察,远物之汶汶。我相信,无论当时社会如何黑暗污浊,总有一块土地可以安放他的皓皓身躯。就像贾谊认为他可以“游诸侯国,何国不容”。屈原在楚国被排挤,那他可以去他国,仍可能有所作为。但我认为屈原却是不可能做到这些。从他一次次为王上谏而始终如一就可以看出他是眷念楚国心系怀王,导致他在政治小人的谗佞下无路可走。他的固执偏激也导致了他死在路的尽头。如若他真有独善其身的心思,如陶渊明般入山退仕。也未尝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屈原最后的死,当然也是有意义的,从后世对他年年端午的祭祀和无数人的赞颂就可以看出。但是“活着的人总是比死人更能抢占话筒”,鲁迅先生也说他“孤危自死,社会依然”不是吗。司马迁最后也“未尝不垂涕”“爽然若失”,司马迁他也是受了世事的折磨的,和屈原必然会产生共鸣。但他最后的“爽然若失”也可能是参透了屈原必死的谜题,
    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这个字宙,屈原是死了,但不知道是否他在可能存在的多宇宙中选择了其他的路。但我要说的是,在现今社会中,在这个信息横飞的年代,如果你遇事也选择死亡的话;你的死在当今社会这个深潭中可能激不起一点水花。就算有,也马上会被层出不穷的信息碎片淹没。少则几天,多则一两月,最后“社会依然”,岂不是得不偿失?当然以上都是针对屈原的遭遇衍生开的。为了安之若素而尽力为之不只这么狭小,这还是在人类竞争社会中生存的一门门道。

  • 16 罗来兰绪 才华与胸襟
    论才华,屈原和贾生的确是顶尖的,是天才,按照正常的套 路,这种才华横益的人本应会干一番大事业可他们却成为
    了历史上标准的悲剧英雄,为因为世上还存在胸襟,如果它像一道狭谷,那就只能把成功隔在才华的对面,若它像山一样高大,那就是直入云霄般成功。
    屈原多厉害去了,内议国事,以出号令,出接宾客,应对诸候。可以说是楚怀王的一把手”,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简直阅 朝廷上下无人能敌。你想想,一个大臣都做到政治内外兼通,精明能干;文学上,成就斐然,随口一作更是流传千古的大作。说白了,就是朝廷上的战斗机”。而贾生呢,十八岁就能诵诗属书,闻名郡中。才学优秀,通诸子百家,年纪轻轻,就能说会道。辅佐孝文帝治理国家,使国泰民安,法制度,兴礼乐,天下和洽。可以说,这两应就是男神级别的人物。政治、文学样样精通,都是大有作为,独得皇上恩宠,而在后期,屈原 被贬谪,悲愤交加作出的《离骚》更是达到了文学顶峰,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熟知,所吟颂,所赞赏的大作。贾生这个天才,渡湘水,吊屈原,野鸟飞过都能成作成篇,生活到处都是辞赋。而且还懂鬼神之说,也是个全能之才
    这两人,要不是时代不同,还真是难兄难弟”都知道,这人只要是
    飞黄腾达了,就得有小人来给领导嚼舌头挖墙角了。更何况这两个年纪轻轻的文学人青年?屈原这人吧,才华是没得说,但就是傲,而且还又傲又倔。你看吧,政治上你独领风骚,出尽风头,文学上取独占鳌头,还骄傲自豪。国家,你内外都治理得好,大王又和你亲近,就宠你,那个争宠争得要死要活的上官大夫当然不爽了,就去妖言惑上了。而屈原一生都钟爱着的那个楚怀王,又是个庸傻不悟的傻大王,一听就后这话就信了,只得疏远他。屈原内心悲伤愤懑又愚忠,太倔了。后来就被流放,也不至于这么忧都吧,流放又咋了,胸襟可以开阔些呀。政治受挫,我可以在文学上不断创作呀。再说了,这又不是只 有一个国家,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他就是从未明白过,太过于清高,朋友都没有,不甘顺其自然流走天涯,又不肯让世俗沾染自己的纯洁,那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只得投河自杀。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以,贾生这文学小青年,也还是敌不过改治老油条,被贬长沙他这人过于悲观,一想到自己被贬长沙就觉得寿命不长,日子不好过。哪里呢,才被贬到长沙呢,况且后来还被召回京了。自己的学生骑马摔死,就自责哭泣了一年多,活活把自己哭死了。做人啊,太多愁善感了。这也是他最终成不了大器的主要原因。说来说去,还是事关两个字一胸襟。
    纵观历史,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苏轼了。苏轼这从政经历多坎坷了。一贬再贬,贬了还贬。可却从未听他提起过什么举世混浊,惟我虽清,不如一死了之的话,政治上无人认可,我就专注文学。世人太污浊,我就独自享受生活,欣赏大好河川,灵感来了作上诗篇,成百上千,万古流传。贾被贬到长沙就悲叹寿命不长,苏轼还被贬海南呢!多远啊,可人家说什么?说的是我被贬海南更高兴,这么美的景色,绝不后悔。现在有人说他这是佛系,不,苏轼这是乐观器达,胸襟宽广。他把所有的苦,所有的难都容入心胸,去感受积极与美好,而这,却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一生。若是屈原贾生能似苏轼这般,那也不会英年早逝啊!一身的才华也不会虽随死而费。不过也是,不是所有文人都是苏轼。
    汩罗汤汤,随风流淌,尸沉河底,已无处寻觅。贾生凭吊,词赋极伤,泪水滴滴,悲一生不如意。才华横溢,又能奈何?海纳百川,笑傲人生,才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