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的问题往往不在于不知彼而在于不知己。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怠,了解自己,了解对方,每战都会胜利。如果不了解对方,但...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9-cceda3cf5072bcdd77e8ca4f21c40998.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知己知彼的问题往往不在于不知彼而在于不知己。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怠,了解自己,了解对方,每战都会胜利。如果不了解对方,但...
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思考,是兵法智慧的根本,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谋攻之法,自己不损...
行军必是无人之地,交火必是有力的地形 张预注解说:“凡用兵,贵先知地形,知远近则能为迂直之计,是直走,还是迂回。知险易,则能审步骑之利,哪用步兵,哪用骑兵。知广狭,则能度众寡...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能够让对方知道 将者:智、信、仁、勇、严。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略,通权变也。孙子的价值观强调先胜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强调的就是智取。 信:就是要...
天时就是军事气象学,天时、阴阳、寒暑,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天时有阴阳二气,互为消长,形成寒暑,就有春夏秋冬才有了时制,打仗就是要看天时。 曹操曾说过:“冬夏不兴师”,但曹操最大...
《孙子兵法》价值观。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都读偏了,第一篇,《计篇》的“计”都会认为是《三十六计》中的奇谋巧计,但却不是。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是计算双方实力的对比。不是奇谋...
--孙子的敬畏心 开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生死存亡,一定要好好的观察,一定要有敬畏心。 对于战争,孙子强调的是:...
14、 秋,七月,太后命建安王武攸宜留守西京,替代会稽王武攸望。 15、 七月四日,吐谷浑部落一千四百篷帐内附。 16、 八月十二日,突骑施部落酋长乌质勒派他的儿子遮弩入京朝...
22、 九月五日,皇帝敕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征发江南十二州工人造大船数百艘,准备征讨高丽。 23、 冬,十月二十七日,奴剌啜匐俟友率所部一万余人归附。(胡三省注:奴剌部落居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