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茨小镇”上有一座潍坊一战华工纪念馆,很早就想过来看看,题目中用的“参观”二字我自己都觉得对华工有些不够恭敬,因为我是带着虔诚和膜拜来的。 我一直认为,“一战华工”是我心中...

“坊茨小镇”上有一座潍坊一战华工纪念馆,很早就想过来看看,题目中用的“参观”二字我自己都觉得对华工有些不够恭敬,因为我是带着虔诚和膜拜来的。 我一直认为,“一战华工”是我心中...
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别人说的都是“妖魔鬼怪”,“神仙附体”,真是刺激又爱听!唯独爷爷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他爷如何“下欧洲”,当时觉得单调又枯燥。(我们这里把父亲称作“爷”,他爷就...
前几天,接到了《寿光记忆》团队电话,说要举行一个关于《寿光记忆》下一步如何发展创新的座谈会,两年的时间,《寿光记忆》已经制作了接近三百期,在抖音平台,微信视频号等广泛传播,讲...
前石埠村的关帝庙,前几年我曾拍过,刚才又翻了一下照片,拍摄时间是2016年。 我第一次知道前石埠村有个关帝庙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弟弟结婚,我和三叔负责“叫客”,大姑家是...
山东电视台正在拍摄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四万华工“下欧洲”的纪录片。山东是当时华工的主要输出地,现在由山东、山东电视台来做这一切,更具历史及现实意义。我的老爷爷卜宪舜就...
早先的卜家村是有圩子墙的,从我记事起,圩子墙已经不完整了,断断续续的存在着。但是从这些断续的痕迹中还能看出圩子墙的大体走向。 卜家村后有土埠,因为在村后,又叫后埠,高大的土埠...
“学校”一词始于民国,“民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传统与现代的纠缠,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交融,社会转型的茫然,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军阀割据,让人欣欣向荣,又惴惴不安。热...
回家过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一爬孤山成了惯例,我家正南二十里是孤山,虽说不远,但分属两县,我家是寿光,孤山是昌乐。 孤山顶上有“孤山庙”,孤山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建筑,儒释...
长春的冬天真冷啊,自己一个人出去觅食,买了张刮刮乐,吃了碗热汤面,感觉心情在慢慢变好。
最近在图书馆备考英语,休息时间打开手机浏览,恰巧看到一个复读时同学的朋友圈,她写了很多字来阐述友情,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看着那些文字我有些恍惚,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
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整整两个半天,办了一件原本只要差不多一小时就能办完的事。这事一结束,昏睡了一下午,好累人啊! 之前自己去办过两次小车年检,前年刚好是春节期间居家两周以后,...
昨晚老公与另两位老乡聚餐,说带上老婆孩子。一般这种三个家庭一起聚餐每年都有两次,正迎合孩子们的寒暑假嘛。而这次到昨天下午三点多了才提出来,不像之前都是提前一天约好的。 而我恰...
每个人手中重要的管理工具有两个:时间与金钱。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天中重要的任务是将时间转化为财富,而重要的决策则是将时间在工作和追求快乐之间做分配。为什么有些人时间的财富转化...
1959年到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说是自然灾害也不能全怪“自然”)困难时期的寿光人,在当时的寿光县纪台公社东部连同田马公社的一部分区域,利用这片洼地,修建了纪台...
自今年五月份,青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一直想去看看,在网上也预约了多次,却也是一次次搁浅。 从夏天拖到了冬天。 终于!青州博物馆!我来了! 参观完博物馆,本想写点什么...
寿光市纪台镇东方村村后有东方朔墓、东方朔祠。东方朔被乡人尊为“朔爷”。所以东方朔祠在乡人口中又叫“朔爷庙”。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三到二十五是东方村赶会的日子,有叫它“东方庙会”...
有时候,哪怕是普通的景物经过文人笔下的渲染,也会从心底生出或心旷神怡,或悲凉沧桑的感觉,比如枯藤老树昏鸦,比如古井老庙残塔。 寿光周围(包括昌乐青州的一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
1993年8月8号寿光撤县设市,到今天已经三十周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关于寿光撤县设市有几件事印象深刻,设市之前的好几年就有传言,说寿光要改成“渤海市”“滨海市”等等,反正不...
前段时间和周梓朔老弟来到了田家村,参观了国兴寺,采访了国兴寺的守护人田来庆老先生。 现在有关国兴寺的历史信息基本来自于民国寿光县志记载的《邑人刘崇学重修国兴寺碑记》和《邑人安...
智言慧语·妙悟真谛 / / / 何者更容易身离愦闹、心离妄念? 知足少欲者,也称为圣者种姓。 少欲指的是对安全保障的需求减少。 显然, 这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个功课。 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