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茨小镇”上有一座潍坊一战华工纪念馆,很早就想过来看看,题目中用的“参观”二字我自己都觉得对华工有些不够恭敬,因为我是带着虔诚和膜拜来的。 我...
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别人说的都是“妖魔鬼怪”,“神仙附体”,真是刺激又爱听!唯独爷爷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他爷如何“下欧洲”,当时觉得单调又枯燥。(我...
前几天,接到了《寿光记忆》团队电话,说要举行一个关于《寿光记忆》下一步如何发展创新的座谈会,两年的时间,《寿光记忆》已经制作了接近三百期,在抖音...
前石埠村的关帝庙,前几年我曾拍过,刚才又翻了一下照片,拍摄时间是2016年。 我第一次知道前石埠村有个关帝庙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弟弟结婚,...
山东电视台正在拍摄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四万华工“下欧洲”的纪录片。山东是当时华工的主要输出地,现在由山东、山东电视台来做这一切,更具历史...
早先的卜家村是有圩子墙的,从我记事起,圩子墙已经不完整了,断断续续的存在着。但是从这些断续的痕迹中还能看出圩子墙的大体走向。 卜家村后有土埠,因...
“学校”一词始于民国,“民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传统与现代的纠缠,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交融,社会转型的茫然,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军阀割据...
回家过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一爬孤山成了惯例,我家正南二十里是孤山,虽说不远,但分属两县,我家是寿光,孤山是昌乐。 孤山顶上有“孤山庙”,孤...
1959年到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说是自然灾害也不能全怪“自然”)困难时期的寿光人,在当时的寿光县纪台公社东部连同田马公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