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听听他们的观点:如何看待读书的意义

    1、加缪曾说过:“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 阅读不仅是最自然的美容秘诀,也...

  • 亲子沟通中很重要的一门学问--共情

    共情,又称同理心,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善解人意”。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作为家长应...

  • 汪曾祺:我是怎么成为作家的?就4个字!

    汪曾祺先生提到作家首先具备的素质是,首先要对生活充满惊奇感,充满兴趣,包括吃东西,听方言,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兴趣。 他说,一个作家如果这也不吃...

  • 避免过度共情,需要掌握这3种能力(二)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当孩子比赛输了时,我们也许会说:“这个比赛确实有点太难了,输了也不怪你,你已经尽力了。” 当孩子觉得作业太多没写完...

    0.2 24 0 1
  • 过度共情,对孩子的三点危害(一)

    以下摘自《教育本色》: 过度共情,容易让孩子陷入受害者思维。 孩子一旦遇到问题,家长就先帮着找外界原因,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错都在别人...

  • 再也不用发愁写各种计划总结了

    不得不佩服人工智能AI的崛起,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今天初五,再修整几天就要上班了。刚刚升为主班教师的我,内心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期待是...

  • 《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中关于家园合作的7句话,值得深思。

    1、“开展家园活动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好,而是要引导家长和我们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当我们能够看见家长力量的时候,他们也能看到我的努力。” 2、“家园...

    0.7 74 0 4
  • 春晚小品《小明一家》,给教师的一点启示

    摘自《中国教育报》 在春晚小品中,相对于父母和孩子,我更想谈一谈教师在小品中的表现。 教师能够主动家访,与父母聊小明在校的学习情况,无疑是非常好...

  • 成为好的父母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以下摘自《中国教育报》: 近日,杭州市某中学开启了父母研修班,不大的教室内坐满了近百名家长,这个研修班又被称为父母“速成班”。 “速成班”的火热...

    1.4 36 0 3
个人介绍
是妈妈,
也是老师。
积极乐观又向上,喜欢看书与写作。
践行终身学习,终身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