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想自己想要做什么,有的事情该做但不想做,这些事情对长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有的事情不该做但是做了,是因为短期觉得娱乐性高,长期来看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不仅要找到...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想自己想要做什么,有的事情该做但不想做,这些事情对长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有的事情不该做但是做了,是因为短期觉得娱乐性高,长期来看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不仅要找到...
@暖阳录 试一下😉
附录: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3)就算这是机器,是唯理主义,是对生活实行监督,把生活变成详细的计划条规,可是,如果这样做,就能保持甚至增加自己的自由呢?如果这样做,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能变得更加丰富呢?如果这一...
《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讲到:“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
从3月20号开始,每天10分钟把《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看完了,第一次用这么缓慢的节奏读完一本书,如果让我去概述《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其实就是两个关键词柳比歇夫和时间统计法,对这...
“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上面说的那些来信中还一再说明:很多人都想换个样子生活,想生活得更明智、更合理,但是不知...
就算这是机器,是唯理主义,是对生活实行监督,把生活变成详细的计划条规,可是,如果这样做,就能保持甚至增加自己的自由呢?如果这样做,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能变得更加丰富呢?如果这一...
我这本写柳比歇夫的中篇小说里就提到了几位这类不平凡的人物。我曾经有过一种至今仍未放弃的想法:写一本带注释的小说,更确切地说,是带补充小说的小说,在补充小说里我可以详细地介绍施...
许多实干的、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对柳比歇夫这一十分明智的、合理的时间统计法很感兴趣,指望这个方法带来成效。这种愿望里有某种不对头的东西,某种柳比歇夫所没有的——就像我已在小说中...
总有这样一些爱怀疑的人。老天哪,虽然并没有适合这种人的肥沃土壤,但这样的人永远不会绝迹。怀疑者提出的问题使作者感到为难,接着作者自己也开始有点怀疑了。作者想,既然这个十字架丝...
作者深信,理智和人道同时打交道日益成为紧急的事情。这不仅是一个节约时间的技术性问题,这个问题能帮助人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时间同矿藏、森林、湖泊一样,是全民的财产。人们可以合理...
对时间的崇拜,愈来愈甚。对时间的崇拜成了精干地抓工作和善于生活的标志。时钟的指针在催促,人们向前飞奔,唯恐落后。人应当熟悉情况,达到时代的水平,与时代相适应。人牺牲自己的自由...
时间的奇特早就使作者感兴趣了。例如,作者发现,幼小的孩子对时间的流逝感觉很迟钝。人对时间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强烈、逐步敏锐起来,到了老年——有生之年愈少,时间的脚步声就...
想到这个被大自然所疏忽的问题,作者感到,这失踪的时间肯定在什么地方存在着——作为对我们的谴责,作为我们的罪孽而存在着。 本书主人公完美无缺这一点就是对他的一种谴责。奇怪的是本...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超越自己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以柳比歇夫为例来判断,不仅在紧急的...
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他会变得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勇敢,他会变得更坚韧、更有力、更能适应环境。 在列宁格勒被围那一年的饥饿的冬天,人的心灵的奇迹,我们见得多了...
对于有才华的人,我们总是在各方面给予宽宥。柳比歇夫是属于不愿利用人们对他的优待和宽容的那种富有才华的人。他的日记和书信,记载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形成自己的个性在精神方面所做的...
一天足足工作五个半小时。一年到头,持之以恒!难道这还不算成就!这可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这是什么?是对自己心满意足吗?是妄自尊大吗?不,不,这是实现本人愿望的一种幸福。一个不...
古代的人用祈祷来驱逐魔鬼。柳比歇夫紧紧攥住自己的时间统计法不放,时间统计法起着画十字的作用。他的时间统计法能使人发现属于未来的那一点点材料。这样,他过去发表在外省刊物上的旧作...
每次,柳比歇夫都需要做出抉择。要么,迎合科学杂志、编辑部的要求:写得不致引起抗议,不去招惹别人,不去否定那些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他尊重自己的对手,他并不想惹是生非,他只想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