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①行:行走。 【翻译】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①行:行走。 【翻译】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①。 【注释】 ①怪:怪异之事。力.施暴逞强、以力服人。乱:叛乱。神:鬼神之事。 【翻译】 孔子不谈论怪异,施暴逞强、以力服人,叛乱...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翻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解读】 没...
【原文】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①,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②: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③。” 【注释】 ①叶(shè)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
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教育无疑是最为绚烂多彩的一幕。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触碰与成长的见证。而“教育行走”,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远征,是教育者们在探索、实践、反思中不...
一、培训亮点 1. 目标与内容清晰明确:本次研训的目标指向性强,内容规划合理。既围绕寒假教师阅读展开深入探讨,又紧密结合新学期重点推行的工作任务,使研训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
现在我的办公室跟图书馆隔壁,想读书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具备了。 昨天第一天接受新工作,一天都没有静心读书学习,昨天晚上还颇有几分惆怅。但今天早上一觉醒来觉得已经完全适应了...
【原文】 7.18 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①雅言:古代西周人的语言,即标准语,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 【翻译】 孔子有用雅言的时候,读《诗经》《...
【原文】 7.17 子曰:“加我数年①,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①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②《易》:《易经》,又称《周易》的书,其中卦辞和爻...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而枕之②,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饭:吃。名词用作动词。疏食.糙米饭。 ②肱(gōng).胳膊...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①?”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②。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大舜时的乐章。 ②三月:很长时间。“三”是虚数。 【翻译】 孔子...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释】 ①齐:同“斋",古代祭祀之前,先要整洁身心,叫作斋戒。 【翻译】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事有三件:斋戒,战争,疾病。 【...
【原文】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①,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①而:用法同“如",表示假设的连词。可求:可以求得,指道理上可以求得。 ②...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②?'子曰:“暴虎冯河③,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翻译】 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解读】 此章和上章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孔子是一位感情真挚而且深厚的人,伟大的人性情感...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翻译】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解读】 人应有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一种感情,是对他人哀痛的一种同情,它...
【原文】 7.8 子曰:“不愤不启①,不悱不发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 ②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发.启发。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