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②。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大舜时的乐章。 ②三月:很长时间。“三”是虚数。 【翻译】 孔子...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②。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大舜时的乐章。 ②三月:很长时间。“三”是虚数。 【翻译】 孔子...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释】 ①齐:同“斋",古代祭祀之前,先要整洁身心,叫作斋戒。 【翻译】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事有三件:斋戒,战争,疾病。 【...
【原文】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①,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①而:用法同“如",表示假设的连词。可求:可以求得,指道理上可以求得。 ②...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②?'子曰:“暴虎冯河③,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翻译】 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解读】 此章和上章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孔子是一位感情真挚而且深厚的人,伟大的人性情感...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翻译】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解读】 人应有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一种感情,是对他人哀痛的一种同情,它...
【原文】 7.8 子曰:“不愤不启①,不悱不发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 ②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发.启发。 【翻...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①,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①束脩(xiū):一束干肉,即十条干肉,是古代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 【翻译】 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 【注释】 ①艺: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翻译】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