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关于五行,道家在传承物质层面的金木水火土,儒家在传承精神层面的仁义礼智信。一个在谈内脏的和合,一个在谈精神的和合。那么佛教谈五行了吗?当然谈了,它叫的是贪嗔痴慢疑...

我们已经知道关于五行,道家在传承物质层面的金木水火土,儒家在传承精神层面的仁义礼智信。一个在谈内脏的和合,一个在谈精神的和合。那么佛教谈五行了吗?当然谈了,它叫的是贪嗔痴慢疑...
五行最早是伏羲发明的河图,它本身就是按五行排列的,八卦也是按五行排列的,也分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本来就是五行,因为东西南北是天气的运行,加上中间人的感受,所以四也是五。 然后...
我们大都以为,道家在谈五行金木水火土,但不谈精神层面的;儒家不谈五行,但有一个五德仁义礼智信。甚至荀子在《荀子》里还专门把历史上的思孟五行进行过批判,他说这不是道统,是杜撰的...
在中国文化里,我们一般把看得见的叫阴,就是实物;看不见的叫阳,就是虚无。比如说你的身体和你的精神;地球和托起地球的大气…… 五行也是这样的。我们看的见的叫金木水火土;看不见的...
心性五行是悟出来的。它本身是一个禅意。 参禅参什么?就是明心见性。其实真正的五行,只有明心见性的才能参透。为什么叫心性五行?心性就是明心见性的心性,是这种心性五行,不是停留在...
时空在思维里面的反映,本身就是全息的。在时间上,就是春夏秋冬;在空间上,就是东西南北;在物质元素上,就是金木水火土;在德兴上,就是仁义礼智信。它既是一个发展规律,又是给你的一...
中国人谈自强不息,谈的就是精神。没有精神的提倡,光靠物质上的东西,就没有了“天之道”的发展。 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世界大国,这是确定无疑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化能不能跟上...
大道不器,字面意为“根本的规律(大道)不像器物(不器)那样受单一用途限制”,强调普遍真理的超越性。 从儒家思想看,它呼应《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哲学观,...
儒释道三家谈的其实是一个问题,都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知致格物,正心诚意。经常“知致格物”达到自己的“正心诚意”,这种知止而后有定的品德,随后达到了修身、修心的过...
我们经常说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说他们有大学问。那什么是学问呢?学习和学问有什么区别呢? 学习,其实获得大学、硕士、博士都还只是学习。当你变成大科学家的时候,就是真会问了,...
有人曾说,中国人没有团队精神,而日本人特别奖团队精神。这其实是对中国文化不理解,只是看到了中国后边近期的一个变化。日本文化,就是隋唐文化的繁衍,他们接受的就是中国文化。“义”...
五行里“土”,对应的是我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信”,也就是说“土”主“信”。 “信”就是要说到做到。信用是无形资产。很多人都只认有形的钱,而认识不到无形的信用的价值。 大...
《易经》中的丰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压力和成就成正比。你希望给社会带来什么,你就能做出多大的成就。你不想为社会带来什么,就想自己一个人享受,那么你就很难有出息。 很多人一辈子,...
凡事为中性,好坏在取舍。 任何一件事的发生,本无好坏之分,好与坏都是我们认定的。所谓的好坏,不过就是舍与得,当你得到一部分时,你也一定会失去一部分,天地就是这样平衡。我们需要...
《大学》里谈到心态调整的几个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我们制定计划,包括决策,必不可少的几个方法。 怎么叫知止呢?“止”指的是适可而止,还...
在家庭五行中,祖父母在“土”位上,要安宁,不要插手子女孙辈的事。父亲在“火”位,要发挥表率作用,抓教育。母亲在“水”位,是包揽责任的。儿子在“木”位,是负责干事的。孙子在“金...
第一个层次,做人们让你做的事。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一直在做别人让做的事。小时候父母让自己做什么、老师让自己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第二个层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做自己喜欢做的...
有一个关于宝藏的故事,讲的是当你进入宝藏大门时,只要念一声阿里巴巴,它就会打开,从门口到宝藏那里需要一天的路程,走到宝藏那里,你会发现多到数不尽的宝贝,你只要能拿回去就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