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实践“七天大挑战”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认清现实。 比如说,没有掌握某门本领,因为自己下功夫不够。当你想要下功夫的时候。那些拖后腿的因素就会出现。是该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拼毅...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26571017/372f16bd-dbe6-4dc6-9b42-9d73ed85f222.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在我实践“七天大挑战”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认清现实。 比如说,没有掌握某门本领,因为自己下功夫不够。当你想要下功夫的时候。那些拖后腿的因素就会出现。是该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拼毅...
在我完成“七天大挑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更深层的问题:原来我的生活如此安逸。 有人会说:“安逸不好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吗?” 其实,安逸本身并没有错,只要能达...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我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手里拿着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是老朋友李姐打来的。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这次她刚好...
昨天晚上,为了完成“七天大挑战”里日行14000步的任务,我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若不是参与这次挑战,我压根意识不到,过惯了舒适生活的我,若不进行跑步健身的常规锻炼,今天要完成这...
周末午后,晒着太阳,看着你的简文,感觉很快乐🙂
读书感悟:如何得到快乐?如何得到快乐?你看,当你说如何得到快乐的时候,你给快乐加上了条件。不是你有了大房子,你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你中了100万,那就是快乐了。no no no,这都是外加的附加的条件...
如何得到快乐?你看,当你说如何得到快乐的时候,你给快乐加上了条件。不是你有了大房子,你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你中了100万,那就是快乐了。no no no,这都是外加的附加的条件...
入秋了,我们三位好友继续约玩。退休人员主打一个时间差,周五九点走起。 在远离闹市的郊外公园赏景喝茶,品尝宋姐姐精心烹制的卤好的牛腱子肉,沿着河堤走路消食,切磋老年大学学到的摄...
预祝挑战成功,届时一定围观加油💪
西马,我中签了昨天晚上六点,西安马拉松抽签结果公布了。对,我中签了。 我这个无知无畏的家伙居然报了全程马拉松,幸运地被组委会吸纳,成为万人跑者中的一员。 能不能跑下来,不知道。希望我能坚持...
昨天晚上六点,西安马拉松抽签结果公布了。对,我中签了。 我这个无知无畏的家伙居然报了全程马拉松,幸运地被组委会吸纳,成为万人跑者中的一员。 能不能跑下来,不知道。希望我能坚持...
为什么是5.5公里?实际体现了我的摇摆。 5公里的时候,我还没跑到45分钟。到了45分钟,是5.5公里,离6公里很近了,一般我会凑数到6公里,体能也可继续。 要不要跑6公里呢...
早晨醒来,我在读这篇《黄光》的时候,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 静悄悄的无人打扰,我开着台灯,躺在床上,没有去书房,而是随意地半躺着,拿起手边的这本《远处的青山》,继续我的文学大餐...
“要想瘦,练肌肉”,这是我在某直播间听到博主的一句口号。她用自己的身材验证了这句话。 每天,她会在平台上直播她的训练过程。包括她的饮食。目前,她比常人练得更极致,因为属于备赛...
今日我计划在家健身。没有健身房完整的器械,该怎么练呢?不用愁,我有跑步机,哑铃,壶铃,还有健身球、弹力带。我选择了熟悉的壶铃。 壶铃于我更简便,自己的身体就是支撑架。一块瑜伽...
早上5点多醒来,我稍有犹豫,要不要跑步呢? 昨天想好了要尝试10公里,为什么会涌起不跑的想法呢? 一旦行动犹豫,就说明头脑的想法混乱了。 昨天我外出办事,遇到点麻烦,虽然问题...
今天早上,我读的是《远处的青山》中的一篇散文,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写的《旅途杂记》。 卡夫卡描述了在隆冬时节,他乘火车去莱兴贝格城旅游,在弗里特兰特小镇看到和感受到的情景。 他是...
昨天,我和两位朋友吃饭,席间谈起我们熟悉的那位“天天跑10公里”的50多岁的男同事。佩服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这样的跑步方式好不好?据说现在他进阶了,已经不是天天10公...
今天早上,我读的是《远处的青山》中的一篇散文《伦敦》,作者是德国诗人海涅。 亨利希·海涅(1797-1856),德国诗人,出生于杜塞尔多夫城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一生贫困,...
早起,预报中的雨没有来,又给我创造了外出跑步的机会。今天继续复制上次跑步状态:慢跑,慢慢跑。保持130分钟左右的心率的慢跑。 不知道今天的我还能不能保持前天早上跑7公里的状态...
我喜欢在这个时刻走进夜色里。这个时刻,我觉得十分地安全。 晚上七点,汽车、电动车、单车上的人们都在急匆匆地赶路回家。大大小小的车尾红灯闪烁着,像是聚在一起参加比赛,要争个先后...
今天早上,我诵读的是《远山的青山》中的一篇散文《两条路》。 作者是约翰·保尔·弗里德利希·里克特(1763-1825),德国作家,因贫困而未能读完大学,当过家庭教师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