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
君召使摈(bìn),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yī)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摈: 原是傧的异体字,现...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今天开始学习《论语》乡党篇,主...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 指郁李。白花细瓣,繁密而芳香。果实呈深红色,甜而多汁,可以鲜食,亦可制成果酱。树皮可以...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适: 奔、赴。 立: 坚守,不离不弃。 权: 权衡,变通。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孔子说,大家在一...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 同“智”,智慧。 知者不惑 “知者不惑”是说智慧的人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不会被外在的一些名利所诱惑。 这样的人不仅通透脱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春天,万物复苏,花草树木都在争相生长着;到了夏季,各种树木更是繁茂异常,松柏也与其他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衣在这里是动词,是穿着的意思。 蕴袍: 以乱麻为絮...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根据周朝的制度,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三军共计三万七千五百人。这一编制在周代被广泛采用,并成为后续朝代军队编制的基础。 匹夫: 泛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法: 礼法规则。法语之言就是用礼法规则正言相劝。 从: 服从。 ...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秀: 水稻、麦子等庄稼吐穗扬花称为秀。 孔子说,播下一颗种子,长出了小苗,最后却没有开花是有的;开花后却没有结果,也是有的。 ...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对颜回的怀念与赞叹:“颜回真是可惜啊,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从未见他停止过学习。” 由此可见,颜回的学习力、反思力、执行力...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对颜回的怀念与赞叹:“颜回真是可惜啊,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从未见他停止过学习。” 由此可见,颜回的学习力、反思力、执行力...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颜回啊,跟他说了以后,他就会照着去做,一点也不会怠惰。 颜回是好学的典范,不仅能够闻一而知十,还十分谦虚。孔子对于颜回,个人觉得都...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篑是竹编的装土工具。 孔子说,假如我们要堆一座上,只差最后一筐土了,你却放弃了,那山也没有堆好。就好...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也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 孔子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喜好美德如同喜好美色一般。 爱美是人的本能,就像恶臭是一个道理,见到就自然会起反应,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上: 河边。 斯: 流水。 有一天,孔子站在河边,看着奔流而去的河水说:“逝去的东西就如这流水一般,昼夜不停地向前奔流。” 冬去春来...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了三种不得不喝酒的场景。第一是出去工作做事的时候,面对领导、官员,不能不喝酒;第二种是回到家里,...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音乐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能陶冶情操,人们在遇到欢庆的节日,总喜欢载歌载舞的庆祝。可见,音乐还可以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也指他们所居之地。 这里可以跟上文联系起来理解,孔子在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法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