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虽然诲人不倦,但有四件事他不跟学生讲,也从不跟人讨论。这四件事就是——怪、力、乱、神。 怪: 是指那些荒诞不经、惑人心智、超乎自然的现象。 力: ...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虽然诲人不倦,但有四件事他不跟学生讲,也从不跟人讨论。这四件事就是——怪、力、乱、神。 怪: 是指那些荒诞不经、惑人心智、超乎自然的现象。 力: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古: 古代典籍。 敏: 勤奋敏捷。 很多时候,人们在谈论到某个成就特别高的人时,看到的似乎都是外部因素。比如说他的家世好,他的...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城,所以叫叶公。 这个叶公就是...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 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在通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 执礼: 执行礼事。 孔子的语言口音跟雅言不一样,但他在诵读《诗经》、...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通“假”,意思是假如。 孔子说,假如再多给我几年,五十岁就开始学习《易经》,那我的人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失了。 从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是吃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解释。 疏: 粗。 疏食: 粗粮。 这是孔子对自我状态的一个评价。 他说...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见了韶乐,并为之沉醉,以至于三个月都不知肉味。不禁感慨地说:“没想到《韶乐》之美,竟到了如此境地!” 《韶...
子之所慎:齐、战、疾。 齐: 同“斋”,斋戒的意思。 古人在祭祀之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并不像现在的人,称吃素为吃斋...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执鞭之士: 古代为天子、诸侯、官员等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在当时被大家认为是一种低贱的职业。 可能是大家在...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是一个很有画面...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因为感同其失去亲人的痛苦,自己动了恻隐之心,便没有什么食欲了,所以吃饭从未吃饱过。 日: 这一天。...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 心里想弄明白又还不明白。 悱(fěi): 想说但又不能恰当地说出来。 孔子说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到...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 十条。 脩(xiū): 干肉。 孔子说凡是拎着十条干肉来求学的人,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一个物件,或者一个人,很轻易就得到的,往...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子对学生们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想要安身立命,要把这四件事做好。 志于道。 就是有志于大道,用心去追求事物的真理。 一个人知道自...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偶像 人...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 是指下班后闲居在家的时候。 申申: 舒畅而整齐的样子。 夭夭: 神色愉悦。 这一段讲的是孔子下班以后回到家里的状态。说他在家里很放松,...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关于这段话说的对象是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孔子对于当时的社会、国家所发出的一种忧虑;另一种说孔子是针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