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做的好漂亮!

读书笔记做的好漂亮!
我一个高中毕业生居然翻了好久。
艺术都是相通的。 尝试用国画的技巧来画水彩。 采用的是干画法,所以边缘有些死板,毕竟水彩纸的晕染效果没宣纸那么好。 画牡丹的时候,从花心往边缘画,可以趁着有水分的时候,在每片...
第一本《项塔兰》介绍的很详细,故事情节也跌宕起伏,很想读一读,马上就去买。
说心里话,很喜欢这部晚来了十二年的国漫作品,就像汤唯在《命中注定》里所说“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来临,而当它晚来的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惊喜” 我相信有很多人同我一样 很喜欢《大鱼海棠》这个迟到的惊喜。安静的云海,游过天际的大鱼,干净明媚的海棠花,它用并不复杂的剧情有质感的还原了我们当初那个单纯清丽的梦。我想,很多人心里也会有那么一些文字属于故事里的某个人,如果你有,我真心的希望你能在评论里写下它,让大家一起分享那些珍贵的感动
你会不会经常望天 想着天的上面会不会有一片海 宁静蔚蓝 浩渺无边 你是否曾无数次透过窗对着夜空出神 幻想那里有成群的大鱼 漫溯星海 洄游云间 你可曾见过人间十里春风 椿花遍野...
这篇文章太好了!终于有明白人说真话了!
我一直和同学们说,想学那些技巧可以,必须有个前提:你基础扎实。如果没有基础,贸然去学那些方法,或许有点作用,但基本上没啥作用。学了要么理解不了,要么能理解不会用,要么用了用不好。等基础扎实了,方法自然也就多了。基础扎实没捷径,只有努力。
那些在网上开课的,都是聪明人,说不好听的就是聪明的大忽悠。那些知识都存在了很多年了,他们拿来,总结整理,新瓶装旧酒,旧瓶换新颜,变着花儿地骗钱。那些本应该是大家多读点经典都能获得的,却被那些勤奋的聪明人挖出来,作为商品售卖。他们整理这些有价值,也值得尊重,我心寒的是这些应该是每个上进的青年普遍获得的,自己不读书不努力,总想走捷径,总想被施舍,这是弱势文化属性,自己不努力,靠施舍,一辈子都赶不上那些聪明人。
明白了那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归根到底是没真正去干,行动力不足。在行动时,确实需要一些方法提高效率,但是,真正有效的都很简单,真正需要掌握并影响我生活工作的道理就那么几个,掌握了有限的道理,培养一种基本技巧,多学点其他知识够了,学太多没用的东西都是浪费,必须精准学习,必须学会快速学习系统学习的方法,其他之外,都是鸡汤。
这篇文章应该让更多人看到,不要让那些头脑发热的人再浪费青春浪费钱了,那些学了就忘,自己真正理解真正做出来的才是真会的。背下来白瞎,做出来才是真,警醒吧。实在不行,找我聊聊,我免费教~
01 618电商大促的第二天,和同事交流购物心得,我说我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她们面露诧异之情:我一年都没买过四百块钱的书啊! 因为很多时候书籍也是同事代收,我才意识到和她们衣...
试过各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都是短期有效,时间一长就不灵了。我觉得兴趣才是最好的闹钟,每天都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关键的,到那时就不需要闹钟喊你起床了。
相对于电影版的《活着》,我更喜欢小说版。记得第一次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是冬天,才翻了几页,就深深的被余华的文字吸引。但由于天冷和每每看书的时候就莫名犯困的原因,所以我选择电子书。
《活着》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其实很简单,就是富贵从一个地主家的纨绔子弟跌落到人生的低谷,经历所有亲人的非自然死亡还能从容的面对生活,这是我们当代人无法比拟的。我们受到生活的压迫,所以开始抱怨这个时代。唾骂社会的不公平,却又渴望金钱和享乐。于是只能靠所谓的鸡汤文来充实,或者是掩盖那个只会抱怨的自己。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那样平凡的活着。
大智好像是某人的大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