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信中所见: 1、在低估类股票中,我们持续买入,最好是公司一直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例如盈利的改善、资产价值提升、但股市价格毫无反应,这种情况使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2、基金...

1964信中所见: 1、在低估类股票中,我们持续买入,最好是公司一直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例如盈利的改善、资产价值提升、但股市价格毫无反应,这种情况使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2、基金...
信中所见: 1、控制类股票取得控股权后,评判价值的首要决定因素变成了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短期看,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盈利能力和资产只能间接影响价值,未必能主导股价。 ...
信中所见: 1、我说的保守是这样的:“别人赚钱时,我们一样赚;别人亏钱时,我们少亏。” 2、投资原则: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评估,然后看价格高低,既进行绝对分析,也和其他投资机...
信中所见: 1.市场强劲上涨时,控制类股票相对表现较弱是意料中的,但是如果控股公司本身的业务也没有起色,那就麻烦了。 2.纯粹定性派主张:挑好公司买(前景好、行业好、管理层好...
信中所见: 1.当前环境,股票炒作风气盛行,如同连锁信恶作剧一般(通过不断收购,虚增每股利润)。 2.我们持有多元零售公司80%的股份,估值方法:成本加归属于我们的留存收益。...
信中所见: 1.当前投资环境下,我看到的情况是:1)通过定量分析,几乎找不到投资机会。2)我们现在有1亿美元的资产,市值1亿美元以下的股票,我们都不能买。3)当前投机氛围越来...
信中所见: 1、债券如同货币一样,采用无记名形式,可以转让。而记名债券,没有你的签名不可转让。债券基本上都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交易,如果持有记名债券,不转为不记名债券的话,很难卖...
信中所见: 1.管理层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提高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2.纺织业务:减少库存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雇佣比较稳定,较强销售力量,业务改善。 3.保险业务:关于国民...
信中所见: 1、伯克希尔的营业利润到达年初股东权益的19.8%,最大的贡献是保险承销利润。三个主要收购表现的都非常好,三个收购中,创始人是主要卖方,在公司卖给我们时收到现金,...
信中所见: 1.1973 年我们的财务状况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初始股东权益的回报率达 17.4%。但和 1972 年的19.8%的利润率相比,权益利润有所下跌。这是因为股东投资...
1962年信中所见: 1、一个预测:今后十年,有几年大盘肯定会涨20%——25%,有几年肯定会跌20%——25%,其余年份则在两者之间。 2、权益估算:在不考虑资产盈利潜力的...
1.在市场上涨时,100%持有低估类,在市场下跌时,100%持有套利类,那当然好了,但我们不猜测市场走势来安排仓位。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揣测市场波动赚不着钱,我们不猜涨跌,...
巴菲特1957——底层思维:投资低估值股票 巴菲特至合伙人的信1957说了两点——1.目前股市整体价格是否高于内在价值。2.无论何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严重低估的股票上。 我是这...
【见】: 1. 1958年股市的主要情绪变化,无论是业余投资者,还是专业者,都是这样。到时候,就连低估的股票也难免受到牵连,虽然内在价值不会减少,但股价会大跌。 2. 195...
【见】 1. 在1959年这样的市场中,占据主导的是投资者的感性和热情,我们注重价值和长期投资的基金管理人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投资。我宁愿承担因为过度保守而受到的损失,也不想...
一、【见】 1. 1960年是我们战胜指数的一年。道指整体亏损6.3%,我管理的七个合伙人账户取得了22.8%的收益,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投资的股票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与持有...
一、投资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低估的股票。此类投资没有话语权,股票价值都远高于价格,都存在相当大的安全边际。在投资中,低估的股票占比是最大一类,这类投资赚的钱比其他两类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