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贵州
  • 试探性表达2,让关键对话不再卡壳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指出同事的工作疏漏时,对方立即进入防御状态;向领导提出不同意见时,谈话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这些关键时刻的沟通困境,往往源于...

  • 《关键对话》了解动机

    《关键对话》中“了解动机,确认感受”的核心观点让我深刻意识到:对话中的冲突往往源于未被看见的情绪和需求。过去我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就能解决问...

  • 学会"问"的艺术:关键对话中的智慧邀约

    在《关键对话》的综合陈述法中,"征询观点"像是沟通中的金色钥匙。当我们在职场会议上与意见相左的同事对峙,或在家庭聚餐时为教育理念争执时,这个技巧...

  • 《关键对话》中的试探性表达:把观点说成“猜想”的巧思

    试探性表达是化解冲突的关键技巧。它的核心在于:把坚定的观点包装成“初步猜想”,既表达想法,又给对方留出反驳空间。这种“柔中带刚”的沟通方式,能有...

    0.4 22 0 1
  • 《关键对话》:如何营造安全氛围以实现有效沟通?

    在《关键对话》中,强调“安全氛围”是对话成功的基石。当人们感到被威胁或不被尊重时,会本能地选择沉默(逃避)或暴力(攻击),导致对话陷入僵局。因此...

  • 《关键对话》:如何避免“傻瓜式选择”?

    在《关键对话》(Crucial Conversations)一书中,作者提出了“傻瓜式选择”(Fool’s Choice)这一概念,即人们在面对...

  • 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是指当对话同时具备高风险、观点分歧和情绪激烈三个要素时形成的特殊沟通场景。这类对话广泛存在于商业谈判、家庭关系、公共事务等领域,其本质是...

  • 为什么我们无法进行关键对话

    根据《关键对话》理论,人类在关键对话中难以有效沟通,源于生理机制、认知偏差与行为模式的系统性困境: 一、进化本能与理性失能 人类大脑的进化设计导...

  •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由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于1980年提出,揭示了人们在处理金钱时非理性的心理分类与决策机...

    0.2 3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