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实很容易小看自己。 虽然我是做文案的,但我对我的文字向来缺乏自信,好像背不出成千上万的宋词,写不出一篇刷爆全网的爆文,就没有那种信誓旦旦的底气。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路...
大家好,我是园,今天分享的书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全书共11.2万字,我将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
十点读书我只对免费听书这个功能感兴趣了,他们发的鸡汤文已经许久没看了
十点读书比咪蒙更可怕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看十点读书?于丹的《论语》还高级点,不过前几年她也被民众赶下了讲坛。 咪蒙的毒鸡汤虽不好喝,但读了会让人感到情绪宣泄的快感。她的选题也颇有创...
瞎说什么大实话不过,我乐意听
前几天才在简书注册了一个帐号,一口气投了7篇稿子给“旅行·在路上”,很遗憾只有一篇才通过。这让我有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入错了门!先说说我自己。从1984年第一篇作品发表到现在,我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近34年了。这期间出版作品数部,获奖数次。因触及政治现实题材长篇不能出版也有数部。本人经历过战争、89、洪灾、地震、10万人才闯海南等社会及自然灾害事件,也在各类媒任职记者、编辑,应该说自己对作品质量是有信心的。那问题出在哪呢?当然还是作品本身。不是说你功底不行,应该是选择的题材不符合编辑的口味,就像有人喜欢吃辣,有人喜欢吃甜一样。在有筒书之前就在写作,有了简书只是可能多了一条作品传播的路径,但对创作不会改变什么。愿你初心不改,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写出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好作品来。
常常随心写完文不知道如何投稿,可内心还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分享给更多的有缘人。感恩有缘看到这篇文🌹🌹可否悄悄地问一下您是哪些专题的编辑吗😜
我喜欢孤独,不喜欢出去社交。六年前的我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得摁都摁不住,两个月能写20万的长篇并且过稿。可是现在,脑袋愚笨,完全没有想象力,怎么都写不出一篇文章。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很想走写作这条路。
持续写出好作品是关键,自由职业,个人自律也是关键。
反对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和逻辑谬误。有为了哗众取宠而错误引导读者的嫌疑。下进行简要的梗概与分析。如有纠缠,欢迎继续讨论。
1.作者并没有给出所谓“实用性”的明确定义,而在文中原句给出的模糊定义叫做“改善生活质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质量诉求,不都是像作者这么狭隘。
2.“改善生活质量”和文史哲的阅读并不矛盾,反而是起正相关的促进作用。作者举的是“穷困潦倒的文学家”的例子,但是靠着文史哲或者艺术变的富有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两种例子都存在,作者通过几个荒谬的例子来论证文学家很穷,从而得到文学不能赚钱的观点不成立。抑郁的例子同样可以进行反驳。
3.作者在没有 任何比较 的情况下得出结论:文学书不如工具书和专业书。 请问反馈到个人生活的具体体现是……? 本人中科大数学系在读,家境一般,周围的同学也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但是文史哲造诣很深的却不少,我们承认以后赚钱要靠专业知识,但是如果没有文史哲给我们塑造的三观和个人趣味,我们可能会拿着工资而过着最无聊的生活,这跟赚钱和阅读的时间先后顺序无关,周围也没有任何一个同学认为理比文重要或者更好,不知道作者是如何比较得出的结论。
3.作者认为文学仅有的作用是“增加谈资”与“抒发共鸣”。但是这些谈资与共鸣塑造和体现的却是你我的三观与活着的乐趣,而不只是干巴巴的工作机器或者像作者这样一心向钱看齐的人。
4.多元化的感情不等于矫情。并不是文学使人变得多愁善感,而是:有些去搞文学的人先天带有多愁善感的倾向,作者只是说明了两种现象的共存,但是得不出二者之间有逻辑关系,其次,对文学内容的“摄取”过程并没有错,可是如果错误的理解和消化之后导致了抑郁,这是对文学知识和使用错误和文学素养的病变,这个锅文学本身不背,所以矫情的论证通篇不成立。
作者的经历很励志。那句“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此刻的我有所共鸣。我想过就这样堕落地过着安逸的日子,玩玩手机或打几盘游戏打发时间,可是,之后却是满满的落空感,觉得自己活得卑微,没有存在感,没有意义。大概是自己想得太多,行动力太少,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