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16 曹玥
    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君臣?在我心目中,军是领导者,臣是执行者,但也仅此而已。这就是说,君臣之间并无身份差距,只是职责不同而已。
    可现实并非如此。军在长期发号施令中变得不可一世,拥有了决定了臣生死的权利。于是,臣变得卑微服从,学会了察言观色。
    事情还未结束,当这种关系愈演愈烈时,被压迫的臣反抗了,最终推翻了君,产生了新的君。
    由此看来,君臣关系还是要把握好度啊!

  • 16班 蒋佳芮
    君臣的明与昏事实上更像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但表面的明与昏并不是事实。那么假设君明为A,君昏为a,臣昏为B,臣明为b。
    君明臣昏,说明君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明智,否则他怎么可能选拔到腐朽的臣子。所以表面是AAB_,事实是AA显性致死,留下的是aaB_。
    君昏臣明,臣子的意见不被君王接纳,无利于国。中兴受阻,盛世中断,如同唐明皇从开元盛世堕落到安史之乱。aabb,bb隐性致死,不足以使aa回归正途。
    君明臣明,则是最理想的境界,AAbb。但也有例外。三国末期,蜀刘禅继位,姜维、蒋琬、费祎辅佐。刘禅是位明君,然而历史将他丑化。魏军兵临城下他开门投降,无非是怕杀红了眼的魏军屠城;乐不思蜀,是保全生命的不得已之策,为了能够归蜀,中兴复国。由于战乱时期的环境问题,基因变异,因此成为了笑话。
    他们的故事我们看着评着,硬生生的把他们归为昏或明、成功或失败。人们被符号所界定,想要冲破围笼,却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人禁锢地更加牢固。我们彼此束缚、囚禁,成为了最不想变成的那个自己。
    基因的故事到底不能说明什么,变数太多,你我猜也猜不透。

  • 才华固然重要,可是是否有才华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呢?其实不尽然,就如胸襟,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若无胸襟,有才华也无处施展拳脚。
    就如《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中的贾生。他很有才华,文中说“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他有了才华,却不知“谦虚”为何物,文中曰“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侯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意思是所有事情都是贾生主张。果然,不久就有小人看不惯他,动一动嘴皮就让他去了长沙当老师。
    有人曾评论他说:“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这绝非空穴来风,在他接下来的人生完全体现出了。文中曰:“自以寿不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最后他的死也是突兀,让人啼笑不得。文中曰:“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却胸襟过小的年轻人就这样去了啊!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不少见,在人际交往中,就算你有万种才华,你也不能抢完所有工作。更何况,你也不一定能每项都完成得很好。更何况,你也不能每项都完成得很好。
    这样看来,才华与胸襟是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说,胸襟的重要性还是要略胜一筹!
    —16 曹玥

  • 才华固然重要,可是是否有才华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呢?其实不尽然,就如胸襟,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若无胸襟,有才华也无处施展拳脚。
    就如《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中的贾生。他很有才华,文中说“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他有了才华,却不知“谦虚”为何物,文中曰“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侯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意思是所有事情都是贾生主张。果然,不久就有小人看不惯他,动一动嘴皮就让他去了长沙当老师。
    有人曾评论他说:“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这绝非空穴来风,在他接下来的人生完全体现出了。文中曰:“自以寿不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最后他的死也是突兀,让人啼笑不得。文中曰:“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却胸襟过小的年轻人就这样去了啊!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不少见,在人际交往中,就算你有万种才华,你也不能抢完所有工作。更何况,你也不一定能每项都完成得很好。更何况,你也不能每项都完成得很好。
    这样看来,才华与胸襟是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说,胸襟的重要性还是要略胜一筹!
    —16 曹玥

    《屈贾》:才华与胸襟

    苏轼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你对此有何看法?你认为才华和胸襟有什么关系? 要求: 一、采用“观点+结合史记原文+类比或对比材料分析+结论”; 二、60...

  • 《屈贾》:儒与道的碰撞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儒家的精神,“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道家的选择。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就是一场儒与道的价值碰撞。你如何看待这种碰撞? 要求: 一、采用“观点...

  • 16 安诗霖
    对于《史记》中屈原的不苟于世而愤然投江,渔父所持的随波逐流 哺糟啜醨的观点,我认为可以中和此二人。也就是说,在知其不可而强而为之的儒道和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的道家中,我们可以“去彼取此”地分拣一下双方的思想,即——为了安之若素而尽力为之。当然,这里的安之若素更有独善其身的意思。
    这个中和思想有同于“红桃皇后定律”。红桃皇后定律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红皇后为了刁难爱丽丝,告诉她,你要努力奔跑,并保持原地。放在屈原身上就是尽一切力量,守身之察察,远物之汶汶。我相信,无论当时社会如何黑暗污浊,总有一块土地可以安放他的皓皓身躯。就像贾谊认为他可以“游诸侯国,何国不容”。屈原在楚国被排挤,那他可以去他国,仍可能有所作为。但我认为屈原却是不可能做到这些。从他一次次为王上谏而始终如一就可以看出他是眷念楚国心系怀王,导致他在政治小人的谗佞下无路可走。他的固执偏激也导致了他死在路的尽头。如若他真有独善其身的心思,如陶渊明般入山退仕。也未尝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屈原最后的死,当然也是有意义的,从后世对他年年端午的祭祀和无数人的赞颂就可以看出。但是“活着的人总是比死人更能抢占话筒”,鲁迅先生也说他“孤危自死,社会依然”不是吗。司马迁最后也“未尝不垂涕”“爽然若失”,司马迁他也是受了世事的折磨的,和屈原必然会产生共鸣。但他最后的“爽然若失”也可能是参透了屈原必死的谜题,
    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这个字宙,屈原是死了,但不知道是否他在可能存在的多宇宙中选择了其他的路。但我要说的是,在现今社会中,在这个信息横飞的年代,如果你遇事也选择死亡的话;你的死在当今社会这个深潭中可能激不起一点水花。就算有,也马上会被层出不穷的信息碎片淹没。少则几天,多则一两月,最后“社会依然”,岂不是得不偿失?当然以上都是针对屈原的遭遇衍生开的。为了安之若素而尽力为之不只这么狭小,这还是在人类竞争社会中生存的一门门道。

  • 16 夏雪凤
    众所 周知,儒家与道家在某些事情面前,完全是在“唱反调”像彭老师今天上课时说的,道家是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而儒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我看来,屈原便是儒的代表,而他被贬后在长江之滨遇见的渔父,则是道的代表。
    屈原身在一个社会浑浊不清的时代,大概他也是知道的,在这样一个追名逐利,小人谗臣很多的时代,想保持他高洁的品行,并在这里平安生存是不大可能的,但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这样浑浊的社会中,努力保持着自身的高洁,却被小人诬陷,与君主疏远,一步步走向死亡。
    而鱼父见了屈原,是建议他“随波逐流”“推波助澜”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不要在意品行,知其不可,就不再强求。屈原知其不可偏要为之,使他最后难逃自沉汨罗以死的下场。
    屈原在那个时代,仍想着要保持自身高洁,“宁赴常九而葬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表现了他的决心。
    对于屈原,他为什么选择投江,却不听渔父的话呢?这样,他的一生应该不会如此不如意。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还是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劲儿,不论是什么,他的品行被司马迁记录下来,已留传千年,我倒是已经分辨不出,该说他智还是愚了。
    用彭老师的总结:司迁是“同情其志向,哭泣其为人,奇怪其选择,爽然于人生”。
    儒与道若要争个好坏,谁也说不清。

  • 《屈贾》:才华与胸襟

    苏轼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你对此有何看法?你认为才华和胸襟有什么关系? 要求: 一、采用“观点+结合史记原文+类比或对比材料分析+结论”; 二、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