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甘肃
  • 这个标题 并不值得看

  • 然后,我觉得吧,推荐一本书不必贬低另外一本。我读了毛姆很久后才读到刘瑜的文,感同身受,他把我说不出来的表达了:
    来英国上飞机前,想着应该塞一本小说到行李里, 巡视了-遍我的书架,看到毛姆的短篇小说集,想,就是它了。我去的是英国,读一个英国小说家的作品正好。事实证明,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毛姆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温暖。他的语言非常平实、家常,甚至有些唠叨。读他的小说,很像和一个普通老头子喝茶,边喝边听他讲自己身边的琐事。这大约也是为什么很多评论家视他为“二流作家”的原因。他的小说里,技巧性、创新性的东西太少了。但对我来说,这恰恰是他的可爱之处。什么尤利西斯、普鲁斯特、卡夫卡之类的“大师”,我根本读不下去,也不想作若有所悟状。总觉得那些“实验性”小说写作里,作者的自我意识太强烈了,总是要从文字中伸出一只手来,使劲摇晃着一面旗帜, 上面飘扬着两个大字一“个性” ,与其说我们在读-个故事,不如说在观赏-场行为艺术。

    毛姆不一样,他隐藏在故事的深处,满足于一个不动声色的叙述者的角色,绝不让自己的声调、语气去抢故事本身的风头。我想他可能本来就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小说家, 仅仅是乐于分享一些“逸事”而已。他写作的目的,不是文学史上的一一个位置, 而是他对面那个喝茶的朋友的一声叹息。

    毛姆生周游列国,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空间上的游荡和时代的变迁注定了他身边的人都是“故事的矿藏”。对我来说,读他的小说格外感到亲切的,是他笔下那些“没有故乡的人”。他写一个人在异域文化中的脆弱感,以及从异域返回本土时同样强烈的隔阂感,非常细腻,简直可以搬来描述今天的中国“海归”。空间的游移,加上时代的沧海桑田,使得那种“无家可归”感有了双重含义。

    今天忍不住去搜索了下毛姆, 发现他是个孤儿、 个子矮小、口.....个男人的细腻必须通过这些得到解释吗?敏感就不能够是一种健康的力量? 这些陈腐的逻辑真叫人扫兴,仿佛-切艺术上的想象力,表达的最终都是对自我的厌恶。

  •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是我一年前读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 过程真的很煎熬,相较于同期别的书 这本书是我最不愿拿起的,现在 一年过去了,看的这些书中 ,让我时常回味,寻思 探索 念念不忘的却是《月亮与六便士》这本曾让我不愿打开的书,那些当时喜欢的书反而在我脑海里趋于平淡,时间越久,越想重翻毛姆,这种感觉很奇妙,读书 不要太功利,需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