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说过,面朝大海注定不会春暖花开,我便知道这首诗诠释的是悲哀。
海子怎么死的,是个人原因,还是时代原因?
我觉得,以海子的追求,他在任何时代都很难善终,以死升华是大概率。这类人追求的世界现实中不存在,想想每天活在异次元,而又被周遭的俗贱不理解,那唯一让他留恋的就是诗歌了。
梳理海子成长轨迹,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开朗乐观,至少在学生时代,海子是正常人。唯一不正常的就是他的天赋,这种不安分因子潜伏在身体里,迟早会发作。
改变海子命运的是北京。一个安徽农村娃,来到见足世面的首都,一个新世界突然打开了。海子有足够智慧接纳新事物,却没有足够圆滑的性格与腐烂掉的死角和平相处,偏偏矛盾的正反面,都是海子在农村没见过的,海子矛盾了。
在他天才基因被矛盾激发出来时,他结识了很多诗人,回头看真希望海子结识的是鸡汤编辑,小报贩子,盗版毛片贩卖者,可那年代哪有这些小强人类啊?80年代偏偏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百废待兴的年代,经受过十年动荡的文坛,突然把理想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了,每一个人都上满了梦想的发条,就连撩妹神器都不是钞票而是情书,海子在这种环境中陶醉着,开始唰唰写字,也拿了奖,说他生前不被承认是误区,只是那年代没有朋友圈,他没余秀华命好。
写着写着,就不爽了,因为他总得面对那些成长的烦恼,婚恋,人际,事业,家庭,海子突然发现自己搞这些玩意有点吃力。写作能养家糊口吗?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刊物还坚持千字五十元的标准,可海子偏偏写的是诗, 是诗,而且上文刊给的稿费也要看名气,和今天版税差不多,真特么蛋疼。
其实海子有正式工作,用今天话说,就是带编制的斜杠青年,虽然不富裕,但养活自己还是没问题的,所以经济问题应该不是主要问题,理想才是,偏偏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理想这个东西被市场浪潮冲的七零八落,海子就像树上掉下的枯叶,自己也不知道会被吹到哪里,那只能把字写的更好,毕竟这是他看家本领。
女朋友跑了,她是不是拜金女不得而知,但纯粹诗人不太适合结婚是真的,当然北岛是例外,北岛自办刊物,卖得不错,用今天话说叫创业型CEO,娶得俩老婆也都是女强人,人家早到了另一个阶级。
爱情没了也就算了,海子还遭遇了和今天很多青年遭遇的类似困境,有个死认铁饭碗的老爹。
以海子的聪慧,他并不拒绝接受新事物,那时海南成了特区,有人和海子说,咱去特区,创办个刊物,搞搞新媒体运营吧,海子的热血一下涌上来了,想趁年轻干他一票的。但是海子怕老爹,就回去商量。他老爹眼睛一立说,你个小崽子敢砸铁饭碗试试?结局可想而知,海子和今天很多不敢辞职的年轻公务员一样,怂了,缩回去了,他老爹一句话让海子注定没有摆脱诗人这条要命的路。直到今天,他爹还总念叨,海子要活着,今天档案大概归中组部管了吧?其实他爹的想法一厢情愿,海子性格混不了官场,如果今天活着,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成了咪蒙之流。
四处碰壁,海子只能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苦练气功,梦想自己成为超人,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全脑模式,打通经脉,让自己在诗歌的领域长出天才的翅膀。其实他已经是天才了,但他对自己要求太高,他想飞,飞起来后,就能远离土挫贱的世界了。
从这时他的精神出毛病了,好友西川回忆,海子晚期想写一部史诗,天天冷水泡脚,刺激大脑,外加昌平平房那寒冷的温度,海子健康每况愈下,各种幻觉出现。这种身体状况,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够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呢?海子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怀疑自己的好友常远和孙舸。
直到死时海子都没忘记拉上两个好友当靶子,为此俩人当初没少给组织写检讨。
海子就这么死了,死的不明不白,别人也是看的不明不白。
可海子偏偏死在89年,一个被视为80年代理想主义终结的年份,原因你懂得,我一笔带过,所以海子的死在很大意义上被赋予了历史使命,他成了坚守理想的代言人,把他抬上去的就是还活着的诗人们,他们认为海子的悲剧就是诗歌的悲剧,是自己的悲剧。话说回来,自从海子死后诗人自杀率大大降低,反正有海子了自己也成不了神了,市场经济,大家都乖了。
80年代就这么结束了,理想这个东西成为文坛奢侈品了,随之是迷茫的90年代文坛,大家开始关心家长里短,开始向世俗妥协,开始玩世不恭,所以那年代火的就得是王朔这样的。到了今天,连玩世不恭都少见了,怎么能挣钱怎么来,搞运营啊搞运营,写鸡汤啊写鸡汤,励大志啊励大志。现在大家都是写鸡汤的也不用遮遮掩掩,谁没想过发财出名啊?
所以说,海子的死,既有个人原因,也有时代原因,看看海子的一生,就是遭遇成长挫折的一生,他面临的问题,和今天年轻人大同小异,只是面临的时代矛盾有所不同,海子不用考虑高房价,今天年轻人也不用考虑没渠道推广自己,你们不是天天在简书上抱屈寒门难出贵子吗?每次抱屈我都看得到。
这只是我一个俗人,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海子的死,他的神性别人谈的会比我更好,因为对海子感兴趣,估计跟帖字数又多了。
01 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青年诗人海子,在秦皇岛龙家营,卧轨自杀。 他死时,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他死后,人们发...
文/怀左同学 01 《悟空传》电影版我看了,说实话,对于我这个忠实原著党来说,不满意,所以今天我要讲的,是记忆中,我所理解的《悟空传》。 第一次接触《悟空传》这本书,是因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