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为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最早记载于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屈原《楚辞·招魂》中“胹鳖炮羔,有柘浆些”的“柘浆”就是指甘蔗汁。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出产甘蔗,...
甘蔗为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最早记载于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屈原《楚辞·招魂》中“胹鳖炮羔,有柘浆些”的“柘浆”就是指甘蔗汁。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出产甘蔗,...
已根据提示修改,谢谢指正。
政事文学并举的资州直隶州知州赵遵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所谓的“孔门四科”,从汉代以来一直作为考察和品评士大夫的重要准则。其中,“政事”指政治事务,即士大夫处理政务的能力,包括勤政爱民、知人善任、以德...
四川省资中县银山镇,地处资中县东南部,沱江右岸。自隋朝恭帝义宁二年(618)在此建立银山县,“银山”之名便频繁出现于史书典籍之中。 银山县的建县情况,《旧唐书》记载,“银山,...
南宋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冬十月,资中籍状元赵逵不幸英年早逝,仅享年四十有一。 后三年(1160),赵逵之子赵谟从四川给赵逵昔日的同僚,时任同知枢密院事的周麟之去信,...
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至景泰元年(1450),四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重庆府巴县人赵弼,私修史论专著《雪航肤见》十卷。赵弼(1364—约1450),字辅之,号雪航,《雪航...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资州为资县(治所在现今资中县重龙镇),属成都府,辖6乡和归德、银山、龙结、石铜等4镇。资县县令作为全县的最高长官,在明朝官职品级中属于正七品,掌握...
资中县公元前135年置县,是古巴蜀三大文化区之一,是成渝线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厚重,孕育出“一师一相两状元”等耀眼千古的英才俊杰。一师,即孔子之师苌弘;一相,即...
资中县地处四川中南部、沱江中游,面积1734平方公里,是古巴蜀三大文化区之一,成渝线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血橙之乡、中国黑猪(内江猪)之乡、中国鲶鱼之乡的殊荣。资中...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资州治所由资阳县迁盘石县(北周保定二年置,县治在今资中县城北三里,以盘石山为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资州为资阳郡,盘石县仍为郡治。隋恭帝义...
清光绪二年(1876),岁在丙子,是云南昆明举人罗廷权到资州直隶州任知州的第六年。这一年,罗廷权与资州咸丰五年(1855)举人何雍等人再次续修的《资州直隶州志》(嘉靖年间,资...
有明一代,现今的资中县称为资县,其时名人辈出,中进士者18名。他们中不少人都在朝廷担任过御史一职,包括永乐年间的监察御史李芳,天顺年间的右副都御使宋有文、监察御史邓本端,正德...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穆宗驾崩。六月,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即位,是为神宗显皇帝。明年(1573),改年号为万历,寓意明朝与世长存,也有皇帝历世长久、万寿无疆之意。万历...
仕于其地而惠泽于民者谓之名宦;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岁次丁未,十二月,经总督讷尔经额、壁昌、廉敬、李星沅、布彦泰、裕泰、耆英,巡抚陆...
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书院是唐宋至明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类似于后世的馆阁,但并非真正的教育机构...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所谓的“孔门四科”,从汉代以来一直作为考察和品评士大夫的重要准则。其中,“政事”指政治事务,即士大夫处理政务的能力,包括勤政爱民、知人善任、以德...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循吏列传》,后来成为历代正史中记述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说直白一点就是奉公守法、勤政为民的好官。在元杂剧...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五岁能诵六甲,十岁通《诗》《书》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诗仙李白正好15岁。这一年,他的好友资州内江县人范崇凯,决定赴京师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资州为资县,属成都府。清朝初年,承明朝旧制仍称资县,辖6乡、4镇(归德、银山、龙结、石铜),直到清圣祖雍正五年(1727)升资县为直隶资州。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