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次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韵 文/阿满 律回春未晓,尘镜懒开颜。 有志平沧海,无由勒泰山。 涧松长郁郁,岭草自闲闲。 此恨不能扫,重云欲掩关。

咏怀诗,次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韵 文/阿满 律回春未晓,尘镜懒开颜。 有志平沧海,无由勒泰山。 涧松长郁郁,岭草自闲闲。 此恨不能扫,重云欲掩关。
幻朱弄碧玉霄间,岭上陇头终不闲。 已惯风云驱虎豹,毋惊雷雨动关山。 黄庭仙使衣纨素,紫府龙骖色赭颜。 何日瑶台同羽化,回看沧海变人寰。
从年初开始,每天的百字以上日更就没停过,每一天都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写下去的。 偶尔有时会因为没有内容而觉得写不下去。 偶尔有时会因为内容没有质量而写不下去。 偶尔有时会因为没...
已是三春暮,何堪日日风!作者表面用一种发难的语气向风责问,实则暗藏着一种伤春惜花的柔情。谁将一川雨,这个川字很传神,既可以简单理解为单纯的量词,也可以理解为一条河,用名词作状语,像一条河那样大的雨,一川相较于一盆等量词,同样体现雨之大,又颇有韵意,消尽满枝红。体会到花儿芳消玉殒的神态,既表达作者对暮春华秋花儿的怜惜,又暗示美好的事物不易久存,多经风雨,终于消亡。残萼犹含泪,飘棉似诉空。用拟人的手法描摹花经风摧后徒留花萼的妆貌,尽显悲态,似诉空中,又深藏着一层无奈之情。结局类比于游子,升华主题,指游子与花儿一样,同在人生将暮,皆有悲情,皆有遗恨又都无可奈何,全诗构思巧妙,先写景后抒情,实在是佳作
暮春已是三春暮,何堪日日风! 谁将一川雨,消尽满枝红? 残萼犹含泪,飘绵似诉空。 可怜游子意,向晚恨无穷。
好诗,情景交融,字句简练却意境无穷,秋时岁暮,北雁南归,与友人离京形成对比,又者,自己和大雁皆往南方,而独友人北下,又以众衬孤,自然有一股凄寂,大雁频频与人相对飞,悲情自然流露,而忍看二字又有仰首眺望之意,更显诗境宽阔“忍看南归燕,与人相对飞”这一句实在是有大家手笔
送别诗一首岁暮送友人梦白之北京 文/阿满 故园秋草满,离别正依依。 忍看南归雁,与人相对飞。
岁暮送友人梦白之北京 文/阿满 故园秋草满,离别正依依。 忍看南归雁,与人相对飞。
已是三春暮,何堪日日风! 谁将一川雨,消尽满枝红? 残萼犹含泪,飘绵似诉空。 可怜游子意,向晚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