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4.10朱晓洋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

  • 4.9朱晓洋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 4.8朱晓洋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 4.7朱晓洋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

  • 4.2朱晓洋

    阅读的作用不仅能一定程度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更重要的是阅读使人终身受益。 从小坚持大量阅读的孩子,才能真正赢在起跑线上,在未来脱颖而出。

  • 4.1朱晓洋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

  • 3.31朱晓洋

    哲学上说,没有量变的积累,就没有质变上的飞跃,成功离不开积累。 写作同样如此,如果平时不积累名人名言,背诵优秀范文或者好词好句,等到考试提笔时,只能脑袋空空。

  • 3.27朱晓洋

    宋代的欧阳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

  • 3.26朱晓洋

    在青少年时期大量阅读是极其重要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会因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大量阅读。

  • 3.25朱晓洋

    说得简单直白一点,教师首先是一个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你拿了工资,就应该对你在这份工作负责,就应该对得起这份工资,没别的。学生是你的工作对象,因为有学生,你才有工资。学生好不好...

  • 3.24朱晓洋

    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如同健身时必须通过反复提举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长,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

  • 3.23朱晓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它们可能让你感到无助、迷茫,甚至想要放弃。但请记住,困难并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让你学会如何更坚强地站起来;...

  • 3.20朱晓洋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坚持阅读,能够丰富孩子知识储备,提高孩子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 3.19朱晓洋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孩子,你就会发现,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成绩差的孩子则字迹潦草,卷面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 3.18朱晓洋

    “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反之,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优等生。”

  • 3.17朱晓洋

    疯狂诵读和背诵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 3.15朱晓洋

    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孩子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可能就会爱上说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 3.13朱晓洋

    反复诵读能够激活人的感知能力,并能和右脑中贮存的信息形成共鸣,得到一种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并从中获得能量,进而把这些宝贵的感知浓缩和储存起来。

  • 3.12朱晓洋

    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

  • 3.11朱晓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的更加的真切感人。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