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120
    【100-71】大暑——君子以劳民劝相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古人对大暑的观察很有意思,《山海经》...

  • 120
    【100-70】小暑——君子以正位凝命

    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节气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的规律,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它更与我们身心的感觉相关。每年的天气变化,如白露、霜降、小雪、大雪等,物候变化,如小满、清...

  • 120
    【100-69】夏至——君子以自强不息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峰值,这一天就是夏至。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 120
    【100-68】芒种——芒种君子以非礼勿履

    螳螂生,鸡始鸣,反舌无声。 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75°的位置,对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内地来说,是农忙的时节。冬春作物可以收割,夏秋作物可以栽种了。这个节点,是农历的第九...

  • 120
    【100-67】小满——君子以饮食宴乐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在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

  • 【100-65】立夏——君子以辅相天地之宜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夏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

  • 【100-64】谷雨—— 君子以同而异

    听雨林下茅舍,插秧村外水田。桃花闲落风里,鹧鸪时鸣山前。 中国人认为“雨生百谷”,此时最重要的物候之一就是布谷鸟开始唱歌,它的叫声既是 “布谷布谷”,人们听来就又是 “阿公阿...

  • 【100-63】清明——君子以议德行

    清明——君子以议德行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是农耕生活中重要的节气,提醒人们播种希望。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

  • 春分——君子以类族辨物

    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 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古典中国人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

  • 【100-61】惊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大自然千万年的演进,使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都知道此时该露头了,温暖的气候、地上的春草都可供其生长。“春雷惊百虫”,天气回暖...

  • 【100-60】雨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獭祭鱼,鸿雁北,草木萌动。 在二十四节气里,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节气的独特在于,在雨水节气里,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

  • 【100-59】立春——天下雷行而育万物

    风来传消息,枝头晾春衣。 江河水乍暖,静心待花期。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太阳沿周天划过,到此之际算是有了决定性的转折。漫长的冬天及其阴冷寒气终于消失了,春天开始了。春是温...

  • 【100-58】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因为一句:“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决定读一读《时间之书》这本书。 今天看了这本书的自序《行夏之时——关于二十四节气》,作者详细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而我也...

  • 【100-57】艺术

    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灵魂的相关议题。 在艺术方面,柏拉图对以诗歌为代表的模仿性艺术展开了激烈批判。他以床为例,指出世间存在三种床,神创...

  • 【100-56】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

    在《理想国》第九卷中,苏格拉底将人分为爱智者(哲学家)、爱胜者和爱利者三种类型。爱利者只沉迷于追求钱财,其快乐源于物质满足,层次较为低级;爱胜者追求荣誉与他人的尊敬,虽比爱利...

  • 【100-55】正义是幸福的基石

    在《理想国》第八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着重探讨了不同政体的类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变过程。他将政体主要分为五种,分别是理想的王政或贵族政制、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

  • 【100-54】“洞穴中的我们”如何走出洞穴,看到太阳

    《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 一群人自出生便被困于洞穴,他们被束缚,只能直视前方。身后有火,火后有墙,墙上的雕像被人操控,其影子投射在囚犯面对...

  • 【100-53】太阳与线段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六卷中借助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著名的太阳喻和线喻,它们以形象的方式阐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苏格拉底把太阳比作善的理念。在可见世界里,太阳是万物得以被看见的根...

  • 【100-52】哲学家的品质

    《理想国》第六卷继续深入探讨理想国的统治阶层,着重论述了哲学家治国的必要性及相关特质。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具备十大天性,包括酷爱事物本质、热爱真理、能引导欲望向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