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Resize,w 360,h 240
    逆阳而生的野蔷薇——漫评黄香久的苦辣人生

    黄香久是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女主人公。作为一个被劳动改造的对象,黄香久像马老婆子一样,是不幸的;而作为一个处在人生最灿烂年龄的女...

  • 锵锵“白杨对谈松柏”行——写在开学季

    锵锵“白杨对谈松柏”行——写在开学季 众所周知,白杨树和松柏树是寻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树。它们因为“生理属性”不同,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就不同,由此表...

    0.3 34 0 1
  • Resize,w 360,h 240
    灵与肉角力的深情演绎——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没有希望也就不会有失望,最大的希望却又隐蔽在没有其他的一切希望之中。这样,失去的反而会在感觉中以为是得到的;一次较轻的刑罚还可以以为是极大的侥幸...

    1.7 38 0 1
  • Resize,w 360,h 240
    凡人莫学李叔同——读《从容淡定过一生》

    父亲给他取名为李叔同。童年时,母亲唤他的乳名——成溪;风月场中,他告诉美人他名为惜霜;求学途中,他给自己取名为李广平;漂泊渡海后,他时而称自己李...

  • Resize,w 360,h 240
    用灵与肉培植倔强的生命之树——读张贤亮的《绿化树》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九九归一的淬炼,萃取出生命的精华,滋养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绿化树。——引语 生活在至暗的时代,...

    3.2 91 0 6
  • 展卷诗书又一年

    偷得浮生半日闲,当卸下上班的枷锁,端居在书桌前打量案头堆积的图书,行将过去的一年(旧历年)自己阅读的点点滴滴似电影镜头般从脑际滑过。 一个先天缺...

    101.8 299 0 29
  • Resize,w 360,h 240
    人生于世,皆在自渡——读《悉达多》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次探寻真我的精神之旅,一部充满人生智慧的史诗,这既是悉达多的求道之路,亦是千万你我的人生缩影。——封面语...

    241.0 1285 6 116
  • Resize,w 360,h 240
    用隐忍捍卫做人的尊严

    “从来不相信鬼神的辛七杂,有一天带着香烛和猪头肉,去了土地祠。人们说他羡慕季莫廖夫有三个孩子,他也想有,可他和金素袖已过了生育年龄,他期待奇迹出...

    1.7 54 0 2
  • Resize,w 360,h 240
    一帧浮世绘演绎世苍凉——读《群山之巅》

    “小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既然是“百科全书”,就意味着它可以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现实都纳入书写的范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表达的写作点;“小说是...

个人介绍
陈士同,苦熬于杏坛,磨出个中学高级,市级骨干,县级教坛新星。1993年踏上三尺讲台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深怕因自己的浅薄鄙俗误人子弟。为了守护杏坛的神圣,始终以敬畏之思精耕细作于 “三尺薄田”。虽没有长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没有硕果累累的收获,但“尽吾力而无悔”的砥砺,这些年还是惊喜不断,收获满满。
一双中度近视的眼睛借助高科技的工具——近视眼镜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赏云卷云舒、日出月起;一副稍显笨拙的大脑,谨记先哲“我思故我在”的教诲,在世事变迁中思考自然、社会与人生,在古今中外典籍中品评文字。精神的徜徉,灵魂的漫溯让生活与人生不孤单、不落寞;一支笔,没有优劣与品性的高下,随手拈来,信手涂鸦。稚拙的文辞,浅陋的思绪,短视的目距交叠催生的是一篇篇不合时宜的文字。过了愤青的年龄,没有对宏图大志思慕的雄心。在观、思中“独抒心灵”,借助“稍显叛逆”的文字“吾手绘吾心”。没有酣畅淋漓,只有真实的表达与呈现。之所以如此,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扮演“帮闲、帮凶”的角色,还没有沦落到“臣民、子民”的地步。
师者,不是以物质的丰盈和贫弱加以估定,而是以知识的播撒,思想的滴灌,灵魂的唤醒为“操刀”的媒介。在引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成长也是必须完成的使命。耕于杏坛,闲暇时“捻断青丝赋文辞”。多年来,虽没有成为各大专业期刊的常客,但拙文不时占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月刊》《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考试》《考试》《教师博览》《班主任》《语文教学与研究》《作文素材》等刊物的一席之地。当然,所有的得失都已经过去,对“苟活”的后来者来说,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生活的清清爽爽、明明白白,这样才不至于“误了卿卿性命”。时时以陶翁的诗警醒自己:“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