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湖北
  • 学生们又吵得不可开交,下不了课哇……

    周五那天,我在七年级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议论文《有为有不为》。作者季羡林先生想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我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课前导入,我用了快问快...

  • 四月催人肥

    我跟亲戚朋友聚餐,大家都说我最近瘦了。 仔细一想,前几周肠胃不适之后又感冒发烧,食欲不振导致体重略有下降,但正好在我喜欢的范围里。 可身边总有人...

  • 成长日记

    上周六,学校组织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有过摆摊经验的儿子,对这场活动有着极高的热情。 犹记得,上一次摆摊,儿子的亲姑姑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顾客,...

  • 经济学视角下的语文经典文本新解——为语文教师设计的教学案例库

    最近跳读了《经济常识一本通》这本书,其中“生活中的经济学”这个章节尤其吸引我,便摘录了一些笔记,我又联想到这学期的教研主题——跨学科融合教学,于...

  • 我的情绪管理小妙招

    姐妹们,亲测有效,最好的医美是好心情。 大约在三年前,武汉一家医美机构一位医师给我面诊时提醒我说我的川字纹已经开始出现了隐隐约约的一条线。她让我...

  • 褚清源

    《把故事作为方法》 题目解说:写故事不是目的,是为了觉醒。 所有的写作课都是骗人的,没有人通过一节课教会人写作。只有写起来,才会学会写作。 不是...

    1.2 69 0 3
  • 大人为什么要开会?如何开个高质量的会?

    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慨之: 夫议事之学,西人童而习之, 至中学程度,则已成为第二之天性矣, 所以西人合群团体之力,常超吾人之上也。 这句话的大意...

  •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

    在生活的琐碎日常与复杂社会关系中,经济学原理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这本书,宛如一把独特的钥...

    0.7 34 0 2
  • 再读《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九上第六单元的第三篇小说,如果按照惯例,我们会分析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无须多讲,那我...

    1.8 78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