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能只对表面现象进行分类和总结,这种行为就是下定义,俗称贴标签,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不喜欢贴标签。 也不喜欢贴标签式的价值观,而更喜欢用理性思维去客观描述和看待,否则贴...

思考不能只对表面现象进行分类和总结,这种行为就是下定义,俗称贴标签,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不喜欢贴标签。 也不喜欢贴标签式的价值观,而更喜欢用理性思维去客观描述和看待,否则贴...
王东岳在混沌大学的演讲你可以看一下,里面主要讲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我想表达的是,在该演讲里,王东岳提出一个很明显的客观观点,中国人认为应该知行合一,把所知落实到所行就结束了,不再继续深入,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务实的低级层面上。但是西方哲学却恰恰认为这只是开始,因为可以执行的知识是低级的(忘了原话怎么描述了),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最初并无区别,精确的描述应该是西方的哲学是西方科学之母,西方哲学主张务虚,但也正是因为务虚所以才一直超前科学。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现在的量子力学在几千年前就有哲人提出。这些知识怎么知行合一?怎么执行?怎么落实?但正是这些当时看上去完全没卵用的思维追究,到现在科技领域也只是在应用和验证,并没有突破。 以上的阐述是希望能给你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因为王东岳的这个观点对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在科技和物理等领域之所以没有西方那么厉害,恰恰是因为我们推崇的类似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不能用的知识没用,思维就此停止不再深度追究,而这只是别人的起点而已。思维跳远,客观的描述就是国人所谓的极限只是西方哲学的起点。
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01 618电商大促的第二天,和同事交流购物心得,我说我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她们面露诧异之情:我一年都没买过四百块钱的书啊! 因为很多时候书籍也是同事代收,我才意识到和她们衣...
宇宙乾坤之间充满着看不见的暗物质和看得见的有形物质,宇宙的运转是由看不见的上帝的手在进行操控。 所有有形物质无一例外都被看不见的东西,被形而上的东西在推动着。 看得见的东西都...
这篇文章适合给喜欢追究本质的,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因为这是基础,如果你没基础,看了也白看,除非你也有和我一样的好奇心。 当然更可能的情况是没人看,那就无所谓了,我的...
让别人把时间、金钱、精力、生命花在你身上,你就掠夺了他们;相反,你花在别人身上,你就属于被掠夺。 资源是有限的,大到地球、国家,小到家庭、个人,资源都是有限的。 作为个人的我...
是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想象层面,没有为之付出行动,不仅没有付出行动,甚至还不自知的说自己已经尽力了。 从这类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说谎,也...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如果不是野人,那就摆脱不了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也就必须具备判断能力,因为人和事都有好坏之分。 rgb组成的颜色共有16777216种颜色,这一千六百多...
在碎片化阅读出现之前,我都是通过看书、看报、杂志等载体进行阅读的,可以称之为大块阅读,与之相对的就是现如今脖子朝下的手机碎片化阅读。 对于碎片化阅读和大块阅读有一些争议,我试...
想要做成一件事,学会一个技能,学会一门语言等等都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目标不同难易度也不同,但其中的关键点在实现任何目标时都是相同的。 生活里其实到处都有需要我们学习的事情,...
曾经向往着和精英人士一样能够高效做事的我,如今更喜欢慢步子生活和做事。 1.为什么我向往高效做事 那些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人士,一般都具有高效做事这个共通属性。在同样的...
文 | 行之 很多读书面临一个问题,读得太浅怎么办? 往往他们会质疑自己,是不是我读书读得还不够多?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读书深浅和读书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有的人,除了课...
最近一直盛行这样的价值观“不可替代性越高,那么拿的薪水越高” 1.这句话说的真的对吗? 每逢看到这样绝对性的话语,我一定会思考它的反面或者其他可能性,否则一来自己只能被动式的...
——每一个灵魂都是一棵树 本文思路紧跟上一篇,命运解读第三步《习惯决定命运》。 1 为什么灵魂是一棵树? 先来分析树的结构和样子,数被大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下面汲取养分,...
——想要改变命运的人,大多数都是想从穷人变成富人。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两者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为什么正能量的人越来越正能量,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