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朱熹的写作思路:经一章205字是孔子思想,曾子记录的,传十章1546字是曾子对经的阐释,曾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传十章的顺序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26157867/b14aa89e-bd3a-4597-9875-d6b93f8f9957.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大学》朱熹的写作思路:经一章205字是孔子思想,曾子记录的,传十章1546字是曾子对经的阐释,曾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传十章的顺序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中庸的解释有三种,第一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从“中”,“和”的作用,也就是方法论的角度去理解。第二种是程颐讲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是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第三种是朱熹说的...
在细读作业要求,逐字逐句,用时24小时,同样是观自己的读书《修身要旨》的最大收获,可参考同门答案,继续思考上一天的内容,看有没可改的地方。无论改与不改都行,但必须经过认真思考...
用48小时的零碎时间去想《修身要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不占用工作时间,整块时间,用的是零碎时间(包括吃饭,上厕所,洗涑)等,去观自己的念,目的要求是观念头和控念头,然后做到全...
就是一直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始终保持最初的信念,坚定不移,不受他人,世俗,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 我记得在参加廉政警示教育中,一些犯了错误的人员在写悔过书中...
道经·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王弼: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 原成:王氏言“不炎不寒,不温不凉。”就能作到“包...
道经·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王弼: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
曾国藩十二日课,写的内容很全面,看似简单,其实难就难在了一个“恒”字上,持之以恒,是做事成功的不二法则,也是干成一番事业的基础,如果没有开始,或是半途而废,那么终将一事无成,...
道经·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王弼: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原成:王氏曰“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此话荒谬,悖...
道经·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王弼: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 原成:“以道佐人主”,就是让人君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接受“道...
道经·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王弼: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原成:历代注释都没有去回答“知什么”为“知”。即“知人什么”与“自知什么”。 老子曰:...
道经·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王弼: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 原成:王氏以“泛滥无所不适”解释“左右”。 “道”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身,故曰...
原子论世界观,主语是个人,是个体。 这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的逻辑基础。 因此这种世界观下,在讨论具体事物的时候,总是本能的进行分解事物。 解构主义就是这种逻辑的展开。 同...
“象数结合”的思维逻辑 道可道非恒道 ——核心指向就是《易》“象数结合”的表述方式。指出的是,语言和实践(现实)的矛盾(在字母文字这里就是能指与所指的绝对矛盾性)。 因为到老...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有效沟通才能完成,沟通好了,双方彼此会增进感情,对对方会留下好的印象,沟通不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沟通更要心平气和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往往我们认为对自己很了解,尤其是在吵架过程中,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毛病不足,就越吵越来劲,完全被自己的情带跑偏,此时的自己应该是最糊涂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在错...
儒家的修身首先是要控制“情,欲,念”,并不是要完全消灭“情,欲,念”,而是把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修身不是目的,而是方式,方法,途径,是帮助你实现目标,祝你事业成功的有...